《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站在时间和空间的对岸眺望(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文学大咖们在烈日下和贾家庄的农民们讨论乡村和城市的话题,而在另一边,一部纪录片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中,这是贾樟柯的新片,那时还叫《一个村庄的文学》。
我之前见过贾樟柯,但还是惊讶于他是那么小小的一只,坐在导演椅上像一个初中生。但小个子有大气场,他手夹雪茄,一个眼神,随手一指,早有助理领会,跑过去传令给前方摄影师。你可以从环绕他的人群中看到他的能量场,一层层向外波及,像在湖心投下一枚石块。他的手小而雪白,走路软绵绵的像踩在棉花上,这让我怀疑他是否真像自己说的那样曾经打架斗殴,是街上的狠角色。
摄制组阵仗很大,四个机位,轨道灯光一应俱全,贾樟柯早已不是那个用借来的机器拍电影的穷导演。旁边搭有导演棚,贾樟柯窝在里面看着监视器。以前电影圈里笑传,说贾樟柯拍电影不看监视器,只盯着演员看。倒也可以理解,照他的风格,一场戏就是一个长镜头,摄影机一摆没有变化,确实没有看监视器的必要。现在,他连拍纪录片也要看监视器。机器拍一上午,贾樟柯就钻进棚子里一上午不出来。
我看着因为文学而沸腾的乡村,看着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摄影机,对这部名为《一个乡村的文学》的纪录片充满了期待。

这部纪录片在两年后终于上映,已经更名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首映式,很多作家前去捧场,据说惊动了半个北京文艺界。
我也跑去看了,看完后略感失望。首映式后,戴锦华在现场问了贾樟柯一个问题:你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这其实也是我的疑问。
面对戴锦华的提问,贾樟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贾樟柯几乎是中国导演里语言能力最好的,他对自己电影的诠释常让评论者无话。但这次,他闪烁其词的解释让我有一种感觉:这部纪录片作为吕梁文学季的副产品,在拍摄中边拍边找,边找边拍,直到最后,贾樟柯也没有找到一个确定的主题。
电影将镜头对准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四位作家,将他们碎片化的讲述并置在一起。面对海量的素材,贾樟柯似乎有点束手无策,找不到一个主题明确的网兜,把这些碎片都拎起来,到最后干脆放弃了捏合在一起的努力,而选择把电影分成十八段,并取了小标题。有过文学写作经验的人都清楚,这样做其实是缺乏结构能力的表现。
选取历史和现实的碎片,在一种辽阔而又具有纵深的视野中,拼贴出微言大义,实现电影思想的深邃和多义,这是贾樟柯喜欢的方式,《二十四城记》如此,《上海传奇》也如此。但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这些碎片并没有走向聚合,多少有拼凑之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