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凯︱罗斯福的《纸牌屋》:“恐惧”下的“新政”与美国(4)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战争恐惧:总体战与原子毁灭下的“新政”暴力机器
没有什么比血流成河的战场更能激发人类内心的恐惧。有趣的是,人们经常不时天真地想象,觉得对战争的恐惧自会保障和平——不单是在“核恐怖平衡”的今天,也在过去:1910年的《剑桥现代史》信心满满地宣称:“大量军事装备的存在是和平的有力保障,这让每一个家庭随时想到战争的可怕后果;一想到庞大的武装力量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的严重性,政治家及全国民众就会对战争感到畏惧颤栗。”
(133页)
诚然,“畏惧”确实存在,后来的历史进程却大相径庭。
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缘位置,使其难以被迫卷入任何外部战火中去。和平之地的宿命,使得美国早期的军事发展模式与众不同:与争相维持庞大常备军的欧洲列强相相比,内战、一战结束时美国都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陆军,但每次战后都要进行大规模的裁军,并且力主限制军备发展。“新政”初期,尽管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潜力,但其陆军仅二十三万人,在美国推动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下,美国海军实际规模不及意大利一半,而军费开支仅是同时代苏联的四分之一
(137页)
。1938年,美国的轰炸机数量不及日本一半,是各大国中空中力量最弱的国家。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时,美国现役兵力仅与被迅速征服的比利时相当
(381页)
。为了实现一战就已初露端倪的总体战规划,各交战国争相把经济支配权赋予政府,只有美国例外。
然而,二战前所未有的阴霾之下,对战争的恐惧改变了美国,罗斯福认为:“这不奇怪,许多民众感到极度恐惧。他们担心世界上的一些国家重演二十年前的愚蠢行为,将人类文明拖入战争泥潭,使全球复兴的希望化为泡影”
(428页)
。于是,针对这一恐惧,他主持下的“新政”迅速将美国的军事技能、科学研究和企业管理有机结合,熟练掌握了实施“无限战争”
(473页)
的艺术,使得美国转瞬之间从一个孤立主义的和平国度变成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如今大名鼎鼎的五角大楼当年仅用十六个月就完成竣工,开始进行全国战争动员的协调指挥
(504页)
。美国军费开支占GDP比例从1939年的百分之一点四增加到百分之四十三,军工业生产了三十三万架飞机、一千零六十艘舰船、一百五十万挺机枪、五十一万六千门火炮、两百四十万辆军用卡车,并且研发成功了核武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