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义(崔栢滔)季氏篇第一章(4)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在这样的外部风雨飘摇,内部危若累卵的内外交困的环境下,病急乱投医,五百年前周公之治在鲁国依然有一定的影响,三桓集团和鲁定公一致希望孔子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鲁国的困境。这样,很慎重地选择了靠近齐国边境的汶上地区的中都这个地方,交给孔子做特区进行试验。孔子治理中都,很快获得了成功,随之,孔子就被调入鲁国中央政府。
鲁定公十年(前500年)的夏天,齐鲁二国国君齐景公和鲁定公在夹谷(今山东莱芜县境内)相会。孔子任鲁君礼相,孔子主张,虽有文事,必有武备,会前做好了充分的安全防卫布署。
当时齐强鲁弱,齐国与会的初衷是想通过会盟显示力量,压服鲁国,使鲁国无条件地成为自己的附庸国。会上的斗争形势紧张而尖锐,孔子以礼相身份斡旋其间,应付裕如。在齐国君臣的周密安排下,会盟伊始,以演奏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所谓四方之乐为名,刀枪剑戟,旄羽,鼓噪而至,目的是在混乱中劫持鲁君。孔子一见,立即登上盟坛土阶,目光直视齐景公,一甩袖,义正言辞地说道:“两国国君在此作这样神圣高贵的友好会盟,鄙陋的夷狄乐舞却无礼地闯进来,他们想要干什么?请主事者赶快斥退!”
齐景公忐忑不安,心知失礼,也看到了在孔子安排下鲁国对此早有防范,鲁君卫队盔明甲亮,自己的阴谋难以得手,便就势挥手把这些舞者斥退,并表示歉意地说道:“这是寡人之过失啊!”休会后,景公责怪随从人员说:“孔子引导他的国君遵循古人礼仪,你们却引导我学夷狄的陋俗,难道不觉得这样做,有失我大国尊严吗?”孔子通过会前充分的准备以及临场的机敏应变,迅速占据道义制高点,牢牢把握了斗争主动权,使鲁国立于不败之地。
斗争并没有结束。在双方协定缔订盟约的最后时刻,齐国运用谈判技巧,突然提出在盟约中加入一条,说齐国有事征伐时,如果鲁国不出三百乘兵车相从,就是破坏此盟。这显然是要鲁国在事实上无条件承认自己是齐国的附庸国。孔子分析当时两国强弱对比悬殊的客观形势,知道简单拒绝这一条是很难成功的,但绝对不能无条件接受,于是,当机立断,提出加入对等的条款,派人回答说,如果不把齐国侵占鲁国的位阳之田归还鲁国,就要鲁国出兵车,也是破坏此盟。这样,景公就变得很难堪,只好把侵占的位阳地区郓、讙、龟阴三地归还了鲁国。
孔子在夹谷之会中,文施武备,没有给对方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同时占领道义制高点,迫使对方必须回到礼义中来,以礼作武器,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义正言辞,捍卫国家尊严,充分显示了一个伟大政治家、外交家的才能和胆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