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义(崔栢滔)季氏篇第一章(9)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了解了上述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理解本章全貌有重要意义。
【大义阐微】
《春秋》责备贤者,本章是相同的笔法。
从学理上讲,孔门学问的从政,实质上是从正。政者,正也,此“正”是天地之正,使人文之政顺从于天地之正,以天文化人文,故“正”之以“文”,而得“政”。为政,是通过正己正人来实现的,正己,是时时刻刻的事情;而正人,正什么样的人,如何正人,则要视自己所处的社会人群中的位置地位而定,在其位,而谋其政。
冉有、季路身为季氏的辅弼家臣,不能辅之以正,仍然让季氏做出违背天理、政理、人的情理的事情,孔子劈头就批评他们,这难道不是你们失职吗!
颛臾,那是受先王之命主持东蒙山祭祀的主祭国,如果灭了颛臾,谁来主持蒙山的祭祀?又怎样向先王交待呢?颛臾,本来就是鲁国的领土范围之内,以其举国社稷臣属于鲁国,你们到哪里可以找到讨伐人家的理由呢?
听到老师的责怪,冉有慌忙找托辞为自己辩说,澄清自己与这件事情没有关系,我们两个人都不希望这样,是季老板他个人的想法。
可是,这样情急之下临时抓到的理由,显然并不能符合孔门学问的学理。孔子对他们讲为臣之道,为什么要责备贤者。
为说明这个问题,孔子引用了历史上周任的话。这里,应用的是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形象化思维。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下,没有载重吊装的机械设备,移动搬运大型重物主要靠人力,或者附以简单的临时装置,工程上所用的大型石材木料等物料的搬运都是这样完成的。
所以,就以这种当时工程上常用的方法设喻来说明问题,孔子讲,要参加这个移动大型物料的队伍,首先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应的体力和协调大家力量的能力,否则,如果以羸弱之躯,锉头蹩脚,参与到青壮年组成的移动重物行列中,不仅仅是不能以自己的力量对整体有所帮助,反而使其他人受到牵连,影响集体力量的发挥,所以,参与这样活动的原则是:陈力就列,不可则止。衡量自己的能力,不符合就退出来。不要做充数的人。我们看到,孔子对冉有批评的话其实是很严重的。毫不客气的指示他,没有能力就不要滥竽充数了,联想到孔子曾经说过的,按照“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大臣标准,仲由、冉有只能算作充数的臣(《论语》11.24章),与这一章的意思是一致的,与季子然的对话很可能也是这件事情的背景下,在这件事情的前后。
孔子继续说,如果你在这一队伍之中,重物向你的着力点倾斜,你不使出你的力气把它持住;遇到颠簸,你不出手把它扶正,任由它倾覆,那么这个队伍要你何用?你占着虚位起到了什么作用?辅佐夫子抬着国家重器与这完全是一个道理,如果这样,那么要你来做辅相又有什么用呢?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