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表演秀?异化的公开课何以归真(3)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耗时费力,难以常态化。公开课与常态课最大的不同,就是授课教师要把自己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能展示给观摩者或检查者,为此,授课教师难免需要做一番准备。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中西安一位中学教师说,他曾为了上好一堂市级公开课,查阅了大量资料,前后准备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成都的一位中学教师说,她曾为参加一堂国家级的公开课,集中准备了两个多月。山西晋中的一位中学教师说,自己参加市县级公开课,一般都要准备一个星期到半个月。新疆哈密的一位中学教师说,他参加校内公开课,一般需要准备两周左右。特别是一些省市级公开课,如果事关学校和地区声誉,校方和教研部门更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立专门的备课组,帮助授课教师进行精心打磨。如果一节公开课需要投入这么多精力,那么对于一位普通教师而言,到底该从中寻得什么样的借鉴呢?
功利主义倾向,致使本末倒置。近年来,国家对课堂教学改革愈来愈重视,公开课的地位也愈发重要。不少学校和地区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开始把公开课与教师的奖金、荣誉挂钩,一些学校还将其作为晋职、评优、提干和调动的主要条件。教师只要在全国性或者省市级公开课比赛中获奖,就可以“一战成名”,从此平步青云、名利双收,学校也可以在对外宣传招生和各种评比活动中大打“名师牌”。因为公开课评比直接关系到学校声誉和领导政绩,所以一些单位将正常的教学研讨活动变成了争名夺利的角斗场,严重“玷污”了公开课的“清誉”。西安一所乡村中学的教师就告诉笔者,他们学校有一位教师,连续几年连高三都教不了,却热衷于上公开课,在省级公开课中获奖后,顺利调入市内一所名校。
评价标准固化,滞后于课改要求。不同时代的公开课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公开课的使命在于宣传推广新课程改革理念,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但是,目前大多数公开课展示的都是传统课堂,许多公开课的评价者就是传统的教学名师,他们往往对新课程改革的接受程度还不够。
2019年5月,笔者应邀去西安一所名校观摩历史公开课。上课的年轻教师打破学校常规,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七八分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结果在专家点评环节遭到校长的强烈质疑,使所有观摩教师一脸茫然。无独有偶,陕南某县有一次搞全县公开课比赛,一位课改学校的教师因为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上课,也遭到其他以传统方式上课的教师的“群起围攻”。可见,不少省市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仍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甚至连省市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的评选依然看教师的传统讲课技能。这样的公开课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了不仅无用,还可能不利于课堂改革的进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