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章世纪之交的各国哲学第四节实用主义(6)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哲学的改造
杜威于1919年应胡适的邀请来中国讲学,发表了五篇演讲。经胡适的大力宣扬,杜威的实验主义在中国有了一些市场;后来对胡适的批判又波及杜威。但是,不论对他的推崇,还是对他的贬斥,都没有触及他的思想的一个特征,那就是他对人类知识连续综合性的看法。杜威认为西方哲学最明显的特点是二元思维的模式,这是前科学、前技术、前民主时代的精神遗产。在所有二元对立的范畴中,杜威最重视知识和实践的对立,这对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范畴的社会根源是主人和奴隶的等级差别,它的社会学意义是闲暇和劳动的分野:一边是优越地位的人在安静环境中的消极的自我完善,一边是不得不靠双手为生的人们的低级活动。希腊人所偏爱的静态的、理智主义的知识观被基督教思想和近代哲学所继承,在历史上派生出其他二元对立的范畴,如,本体和现象、永恒和变化、真理和意见、感性和理性、先天和后天,前者总是高于后者,因为发明这些对立的理论家认为他们思考的对象是高于实际工作的对象的。
杜威说,传统哲学完全不符合我们生活的科学和民主的时代精神,他的任务就是要应用蕴涵在科学和民主中的实践的方法,对哲学加以改造。
实验主义
杜威把皮尔士的方法解释为关于知识和实践关系的新理论。他说,知识不是摄影方式的记录,而是对某一对象施加活动,并产生一个经验的后果。
知识的对象是一个事件,它是有指导的实验活动的结果,而不是什么在知识活动之前就已自足地存在的东西。
当然,杜威不是说实验造成了事物的存在,而是说,实验建立了“知”与“知的对象”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一关系,事物不成其为知识的对象,也无经验可言,因此,实验是有决定意义的。杜威用天文学观察为例,说天文学观察当然不能改变天体,但它却改变了星光到达地球的方式,天文学家捕捉到那些不经过实验就无法发现的变化。所以知识是一种“转化”,它把人以外的事物转化为知识的对象,把人的活动转化为对外界有指导、有目的的反应。知识或经验是人所特有的接受刺激和给予反应的方式。正如另一位著名的实用主义者胡克所说:“据杜威看来,经验是一个生物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关系,他有时候把它称为主动和被动的过程,或更简单地称它为一种交错作用”。
杜威提出“研究的连续性原则”,把知识看做刺激——反应的全过程,从日常感觉到科学实验,从实验科学到数学和逻辑,它们之间并无“知识论的区分”。感觉并不是消极地接受刺激,它也是主动的反应。比如,记笔记的人只是按书写习惯活动,对笔并无感觉,但当笔头断了或秃了的时候,他感觉出了问题,引起对笔的注意,并有所反应,把笔削尖,或找另一支笔。杜威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