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中国是怎么形成的?(6)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此之前二三百年前,陶寺都邑有着辉煌的过往。这里称陶寺为都邑,是指它有区域性政治、文化中心的特征。那时,在山西南部建起来的这座都邑,气派极了,整个城圈全部是用夯土筑成,建筑方法近似于近代农村还可见到的筑土墙的夯筑工艺,将需要修筑城墙的地方,分成很多块,每块大约1米见方,每块采用木夹板固定,然后在夹板围成的空间内填土,并用石块或捆在一起的木棍层层夯打。城墙宽8米,围起来的面积达到280万平方米,周长大约7公里,作者测算过,一个巡逻的士兵,用正常步速巡视一圈,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明清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而陶寺的面积近乎4倍于故宫。而隔黄河相望,对面的河南地区,未来200年后即将大放异彩,它这时最大的城址也才只有50万平方米以下,更多的只有十余万平方米,在陶寺城址面前都只是小城。
除了面积大,地下的墓葬同样有特色,表现为等级十分分明,贫富差距极大,呈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目前发现了一千多座墓,接近百分之九十的是仅能容身、空无一物的小墓,随葬一二十件器物的中型墓只占百分之十,而占比不到百分之一的大墓,却是极其奢华,随葬了很多奢侈品和礼仪用品,丧葬仪式十分复杂,甚至还有用人来殉葬的现象。
与这种庞大的气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陶寺文化所占据的地域十分狭小,它的国土并不辽阔,只局限在临汾盆地,作者分析陶寺的统治者似乎是一群只知道享乐,不知开疆拓土的贵族,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也是吸纳多,辐射少,说白了,就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没有文化输出,不如我后面要讲的二里头那样,成为具有全国性的文化中心,辐射影响周边。
陶寺遗址具体会是谁的都邑呢?在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个残破的扁壶,断茬处涂上了红色,扁壶上写有几个文字,其中一个字是“文”。关于这个字,大家没有太多争议,但是文字旁边的符号,有不同的解读。陶寺遗址到底是大禹的夏代都城,还是尧的都城?论辩的各方都没有压倒性的证据否定对方。但不管怎样,公元前2000年左右时,陶寺衰落了,退出历史舞台,并且在随后到来的二里头时代,陶寺被纳入了王朝体系。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中国是怎么形成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