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阿炳们”与杭州城“名女人”:80年乐与路,命还在就要唱(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盲艺人在舞台上演出。
实际上,最近几年随着生计问题的解决,盲宣队已经很少在白事上表演。但他们偶有破例之时。
农历八月十五之后,太行山脚下的左权县城气温骤降。10月3日,入夜后仅有5、6摄氏度,一场唱思会上,不少演员唱完一首就把羽绒服披上,回屋取暖,但盲宣队在戏台上始终没有挪动过。
他们永远是在戏台上坚持最久的,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因为他们若要休息,须由人领着缓慢下台,行动不便。
每次盲宣队的集合总要耗时许久。当天约定的出发时间是下午1点半,但还是如意料之中地推迟了半小时——队员们得从县城各处摸索着步行前来。盲宣队所在地是一处由十多间平房组成的院落,白墙上用彩色油漆画着他们曾经走村串乡的场面。
出发前,考虑到接下来近3小时的车程,一行人相约上厕所——如厕也是大事,他们总是三五成群去解决,带队的是尚存微弱视力的队员,其他人则一个搭着另一个的肩膀,缓缓向前。
在走村串巷的过去,这支繁盛时期多达100多人的队伍怎么集结?队长刘红权说,每年盲人们会约定正月十五后在县里见面,所有人都带上行军包和两个季节交替的装备,一走就是半年。“我们总是一口气从冬天走到春天。一次我身上衣服没带够,但一下子就热起来,袄都被汗水淋透了……”
3日的这场唱思会,是为了纪念一位81岁老人的离世。逝者是刘红权大哥刘红庆的丈母娘。“大哥平日时常惦记盲宣队,我们该去送一送。”刘红权闻讯后,立即打电话通知队员们。除了一位生病的队员,8人全部答应。
在村里喜丧常用的小戏台,晚上8点演出开始,不下百人的男女老少已在台下候着,有人坐在彩色塑料凳上,有人索性站着。
其他演员演出时,47岁的王树伟和队里其他几位二胡手,总是不自觉会为他们伴奏。刘红权会的乐器有五六样,一旦场上演唱气氛弱了,他就赶紧抄起一个恰当的乐器伴奏。其实,队员们大多依靠自学学会乐器,水平不一,有人连节拍也没跟上。
3个小时的演出下来,盲乐队是出力最多的艺人,也是最称职的观众。他们守在台上,对其他人的任何表演,脸上总有飞扬的神采附和。
演出前,刘红权和队员们商量过曲目。“一定是那种一张口就让人想哭的。”他坚持从盲宣队口中唱出的必是哀曲,才是对逝者的尊重。虽然现今的乡间演出,考虑到观众喜好,会设置轻快的民歌,只是盲宣队不愿唱。
在盲艺人心中,最能传情的,终究还是歌。刘红权唱得最动情的,终究还是那首《一把黄土把娘埋》。“桃花也不再红来,杏花也不再白;一把黄土把娘埋呀,一生算交待……”当晚他唱歌时,声音中仍有压抑不住的哭腔,队员们也在擦拭眼睛。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