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念清:我为何说梅节校注本《金瓶梅词话》谬误重重,贻害无穷(29)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一字之误。56
梅先生认为“东吴弄珠客序,廿公跋太过斯文”,其实,《金瓶梅》中许多章节相当“文言”典雅,如宇文虚中之奏章;其它成篇累牍之文言文,亦使“东吴弄珠客序,廿公跋” 相形见绌,显得粗俗。
梅先生的潜台词是:民间说书艺人水平差,其使用底本质量低劣,《金瓶梅》“讹误多、别字多、俗字多”,亦质量低劣,则《金瓶梅》为“艺人说书脚本”。如此推理,何等荒唐!
《金瓶梅》为何样小说?
张竹坡力排众议,尊兰陵笑笑生为“史公”,誉《金瓶梅》为“史公文字”。鲁迅先生击节叫绝,言:“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化之情,随在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毛主席洞若观火,言《金瓶梅》记录了明代的政治经济史,“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王利器先生一锤定音,名之为“有明大百科全书”。
梅节先生亦认为“《金瓶梅》是俗文学的宝库,有名的大百科全书。要读懂它,需具备许多知识”,应是肺腑之言,此处却抓住字形大做文章,肆意贬低《金瓶梅》,岂不是出尔反尔,打自己的耳光!
《金瓶梅》即使有讹误,亦为大醇小疵,瑕不掩瑜。不可夸大其词。
《金瓶梅》之语言,因多用方言、俗语、谚语、隐语,寻找不到相应之规范字,不得不用同音字、自造字替代,这种无奈,则酿成了“别字多”“错字多”的现象,所谓鲁鱼亥豕。雕版,是费神费力十分辛苦之繁重劳动,正字笔画多,俗字笔画少,刻工为省时省工,故自作主张多用俗字。笔者曾目睹刻碑工将“穀旦”刻为“谷旦”。“别字多”,“俗字多”,不能作为指认《金瓶梅》是“民间艺人说话底本”之理由。
其实有些讹误,不能嫁祸于作者,事实上作祟者一是雕版工,二是今人理解之错误。试举四例。
马力先生《欲读》言“梅校本超过前人的地方”,列举两个校改之事例。
例一:
如第二回王婆的二段赞词,词话本赞词末二句作:“这婆子端的:
惯调风月巧排,常在公门操门殴。”······“巧”字下面显脱“安”字,
而“操”字则是“遭”的带(代)音字。57
两句赞词正确之校改后,应为“惯调风月巧安排,常在公门操斗殴。”雕刻工漏一“安”字,将“斗”字误为“门”字;因为“斗”与“门”之繁体极为相近。“常在公门操斗殴”,言王婆常常挑拨邻里关系,制造矛盾,引起诉讼。这样与前一句方能相呼应,成为互文。“遭门殴”,何为“门殴”?实为梅先生不辨是非而产生的错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