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看!《范式与流派》万字笔记!(上)(10)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罗杰斯将原来的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或者N级传播模式。
罗杰斯将创新的扩散定义为: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主要关注与观念相关的扩散。他指出,创新扩散的过程涉及主要四个因素:创新本身、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一项创新被接受和采纳要经历五个过程:认知阶段、说服阶段、决策阶段、实施阶段、确认阶段。大体来看,创新的扩散过程可以被描述为一条“S”形曲线。罗杰斯将一项创新的采纳者分为具有冒险精神的创新者、受人尊敬的早期采纳者、深思熟虑的大多数、持怀疑态度的后期大多数、墨守传统的落后者几种类型。
里维尔计划:美国社会科学研究这在20世纪50年代受军方委托,对传单信息扩散效果进行实地研究。虽然该实验并不是真实的新闻扩散,但是认为制造的实验环境有助于我们发现信息扩散的规律。其中一项实验分别在八个地区空投传单,每个地区传单的数量各不相同。最少的一个地区平均每四个人才能得到一份传单,而最多的一个地区平均没人可以得到32份。结果发现重复成都与信息的知晓度正次昂管,准确地说是对数关系。传单投放数量越多,知晓者所占比例越多,但是重复度到达一定程度时,知晓者的增长速度降低,成边际递减趋势。他们还发现,在传单投放相对较少的地区,一部分人是从人际传播中得到这一讯息的。
知沟假说
提出:
知沟(knowledge gap),1970年最先由学者蒂齐诺、多诺霍、奥里恩2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
内容: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得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原因:
1、传播技能2、信息储备3、相关的社会交往4、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5、大众媒介系统的性质
证明过程:
1、可操作性定义,两种思路证明:纵贯研究,对比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两个群体在同一段时间内的知识增长速度;横剖研究,研究某一个时间点上报道量多少对不同群体的知识量的增长的影响
2、证明存在的证据:此前研究者关于两则政治新闻扩散的研究
改进:
在后来的一项研究中,蒂奇诺、多诺霍和奥里恩研究了可以缩小甚至消除知识沟的某些条件,研究人员对明尼苏达州的15个社区做了关于知识与其他变量关系的调查,并在对该调查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知识沟假说的修订: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