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相异相通(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一)“仁爱”以“爱人”为核心
“礼崩乐坏”强调的是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僭越,这一重大变局始于西周末年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完全崩溃,而孔子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孔子慨叹礼崩乐坏,实际上就是慨叹政事制度、伦理秩序和人际关系遭到了破坏,并且他认为这些秩序关系得以维护的前提是坚守“仁”的品质。
在孔子的“仁爱”思想体系中,“仁”的具体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其核心始终是“爱人”。孔子所倡导的“爱人”并不是毫无区别地爱所有人,而是以“身—家—国—天下”为亲疏等级,是一种“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爱。
按照既定的社会等级,仁者“爱人”首先要“亲亲”,即亲近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而“爱己”则是“爱人”的前提所在,孔子认为人只有高标准要求自己才可以对应地要求别人,只有先自爱才能够拥有爱别人的能力。为此,费孝通曾用“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来形容孔子“仁爱”中的亲疏关系:“己”就是波纹的中心点,一圈圈推出去,先是亲人,再是他人,这些人与“己”的关系将愈推愈远、愈推愈薄。最终所要达到的“泛爱众”标准,则是仁者一生都在追求的最高境界,只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建立推己及人、立己达人的行为规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