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拖延症:现象背后是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拖延症,是一个让人越来越脑壳疼的问题。
当家长遇到孩子的拖延,分分钟面临崩溃。“作业早点做完不好吗?非要拖拖拖,拖到不行了,再草草了事”,“干什么都磨磨蹭蹭的”,“不磨叽到最后一分钟出不了门”,“写个作业也总是抠抠手指,看看窗外”,孩子表现出来的这种拖延行为让很多家长十分恼火。
虽然“拖延症”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性或经常性的拖延行为,却通常是一些深层心理问题的行为表现。
相较于成人对自己拖延行为的无奈和自责,家长对孩子的拖延行为往往还叠加了焦虑、愤怒等情绪。这种情绪会不可避免地投射到孩子身上,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以及亲子关系产生影响。
关于孩子的拖延症的问题,可以综合从下面这些方面进行了解。
一、生理和环境因素。
孩子经常出现拖延行为,主要和心理因素有关,但是也不能忽视生理基础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家长的焦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对儿童成长秩序的了解,或者说,成人更容易站在“成人视角”审视孩子的问题。所以,家长应该首先对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有所了解。
1.缺少时间的概念。
在幼儿时期,孩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因此,家长需要逐渐为孩子树立时间概念,比如通过教孩子认识钟表等方式帮助孩子感知时间的概念。
缺少时间概念的孩子无法准确地区分做一件事用了多少时间,他们的专注力更多地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从而缺少对外部时间的把控。
所以,针对这个原因造成孩子的拖延行为,家长需要理解孩子,这并不是真正的拖延,而是由于孩子缺少时间概念而造成的现象。
2.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孩子的专注力的养成,除了先天的基因影响之外,也需要后天的培养。与成人相比,孩子专注力集中的时间更短,他们更容易被外界的环境干扰。所以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专注力现象,而不是单纯地指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拖延磨蹭”。
3.缺少明确的目标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