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拖延症:现象背后是深层次的心理问题(4)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我的表弟在小时候就是一个写作业极其拖延的孩子。我的小姨是一名教师,虽然她也学习过儿童心理学,但是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她太渴望孩子成才的心理战胜了理智,于是,小姨在对表弟的学习管理上,总是用力过猛。
表弟写作业特别磨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认为如果早早写完了作业也“没什么好事”。因为小姨总是会跟他说:“既然作业写完了,那我们再练会儿琴吧!”
面对家长的“贪婪”,表弟表现出了极强的隐性逆反。他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走神、拖延,看上去虽然一直认真地坐在书桌前,但是他的注意力却一直无法集中。显然,这样的学习是毫无效率的。
三、家长的改变。
很多家长找到心理咨询师,最关心的问题是,我的孩子不好管教,你们有没有一些好的办法呢?
孩子有病,家长吃药。
虽然这个观念很具冲击性,但是它却是一个事实。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身上,不仅有家长的遗传密码,更体现了一个家庭整体的抚养模式。孩子的很多行为,都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面对有拖延症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1.自我察觉:榜样的力量。
很多孩子经常抱怨,有些事情明明家长自己都做不到,但是却要求孩子必须做到。这种“双标”的抚养方式,在很多家庭中都有体现。
如果孩子有比较明显的拖延现象,家长首先要察觉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其实,察觉绝不仅仅是发现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类似行为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家长需要从自己这种类似行为之上,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只有充分察觉了自己拖延行为的原因,才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理解。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只想知道矫正孩子的行为,为什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可是,如果你不能深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那么你传达出来的“指令”就不会对孩子有任何作用。
“我这种方式也很有效啊,孩子总是不听,我就打他。然后他立刻就改了。”
这种粗暴的方式也许短期有效,但是从长期来看,必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而这种创伤带来的影响,将伴随他的一生,影响他的每一个生活片段。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