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到内蒙,从家族到民族:我们怎样误读了席慕蓉?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从台湾到内蒙,从家族到民族:我们怎样误读了席慕蓉?


采写 | 傅适野编辑 | 黄月
“太没出息了我,还没开始说就先哭了一场!”坐在沙发上的席慕蓉把眼镜微微下拉,手指探进眼窝,擦掉打转的眼泪。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这个动作她重复了五次。
很多人知道席慕蓉,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她被塑造成一位细腻敏感的抒情诗人,擅用优美的词句阐释和表达爱。她也被解读成了情深意切的思乡者,在海峡对岸持久凝望故乡。
1980年,席慕蓉曾创作过一首现代诗《一棵开花的树》,这首诗后来被选入大学语文教科书。有人把这首诗和郑愁予的《错误》相对照,认为《一棵开花的树》是一个女子的爱情观,“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则是男子的爱情观。席慕蓉很生气,“怎么把我的诗这样子在教科书里定性啊?”后来朋友劝她:“你放心,有的学生比老师还聪明。如果一百个学生里面,有一个晓得不是这么回事也就够了,对不对?”

从台湾到内蒙,从家族到民族:我们怎样误读了席慕蓉?


席慕蓉(王纪言摄,2013年,香港书展)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她又被挪用为鸡汤名言的代表人物,诸如“席慕蓉最美19句话,第几句感动了你”这类文章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为流传。她的诗歌被肢解、被拆分,脱离开原来的语境,以碎片化的“语录”形式,“抚慰”着现代人空虚寂寞的心灵。
上述种种对她的误读、窄化和扁平化解读,都会在席慕蓉本人面前不攻自破。当这位声若洪钟的76岁老人站在你面前,用带着台湾腔的普通话讲述她的蒙古血统,又或者偶尔切换到一口流利的粤语时,她盘根错节的个人历史以及背后映照出的家族、民族和国运的流变令人震撼。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