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产生及其演变历程,知道中国古代的法治与德治从相争到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2.通过课堂学习、文本解读,理解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手段,知道不同时期德治与法治起到的不同作用,培养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德治与法治发展的基本历程。
2.本课难点:对秦汉及此后以礼入法、礼法融合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獬豸(独角兽)。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獬豸又称獬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因此,它被称为中国法律的图腾。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獬豸图片,为本课学习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与法律相关。
讲授新课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先秦时期的法治
(1)夏商周时期: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而且这时也有法律的出现,《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出示材料:西周在《禹刑》和《汤刑》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刑》。据《尚书吕刑》所记,周代的刑罚,有墨(脸上刺字涂青)、劓(割鼻)、刖(断足)、宫(男去势,女禁锢)、大辟(斩首)五刑。此外,还有鞭刑和流放。判处五刑的律条,共有三千条。法网严密,远远超过了前代。
《左传》记载“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意为法律如果不公布的话,它的威力是无穷尽的。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刑书刻在竹简上,由贵族掌握施行。贵族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解释。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决不能让国人知道。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统治恐怖和神秘。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