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逸:诗人的平衡——屈曹陶李杜王白欧阳苏高下论(15)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十六)
论起处这个世界,陶渊明是“心远地自偏”,杜甫是——身远心就苦。东坡是——身远心不偏。
(十七)
东坡气度中携真偕灵,造微隐深地自自在在的游戏于世间,他一生的游戏似乎只为一个小小的目的——涤得酲来,又破得了睡。他在红尘中出世入仙,又在风流蕴藉的仙幻中警世入尘。他这种种幻影翻空,妙玄倒插的文心道迹,往往是随他那可以自由调控的麾之即入,呼之立出的精神态而迁化的。世界对他来说,没有李白出世入仙的缥缈中太高太孤洁的寒冷;也没有杜甫混迹尘世,傍官食僚中精神泥于不可拔救之境的感极心惊。他的精神随天地同世事的盈虚消长,只如文马闲策,更能在外人看来江山泪流的一山一水的腐草飞萤,高碑废垅边,求得自歇心机的并不太高深的冥识玄解。就是在黄州为皇家钦犯了,不管其与枯僧寂道交往,还是与宪宦守臣过从,其精神世界也大有居上临下的气度。就是他中年以后“信”佛,可佛哪里就能随随便便把他的精神世界轰压下去。他只在乌台诗案的死狱之后,才算破天荒的认认真真的有了几天“夹起尾巴做人”的感觉。
总之,外物外人很难移动坐落在他疏脱孤奇的精神世界中的那座清凉之山。以不变应万变;他又能以万变应不变,“东坡肉”就是他屏窜罪废黄州时,不变中“万变”出的一种名菜。造物似永远让他精神颠簸,而颠簸却永远难让他精神过多的难堪。仰脖一醉,伸脚一眠,他不是仙,也不信道,却也逼得后人个个都呼他为“坡仙”、“东坡道人”。儒、佛、道三教均为他随手用,但他却从不让这三教像壁头蛛网样把他缠住。他以儒为手段得来了官爵,但他觉得自己为官所到处做出的好事,并非为儒者的“兼济天下”,仅仅是完成自己良心交给他的任务。他似乎觉得儒,从来都只有干禄之用。他从来只用良心中所孕含的自然法则来衡量一切,衡量儒,衡量佛道;他何时用儒用佛道的般般原则,品品义理去打量过良心与行为,去依解起行呢?人说东坡是“蜀学”党魁,可他从来认为自己的学问,只是凭兴趣随手读书中的记问与词章之学,哪来那么多壁垒森严的理学章句!
理学中坚的儒理,他都只随口而过,从不坚信。就更不必强邀他成日里讲什么修齐治平的圣道玄虚了呵!
(十八)
东坡下着心出入于乱云堆里的禅关学佛,去观空证道,始见于他的《黄州安国寺记》。以前他前程高远,拂衣年年春风里,哪会把佛理中的大悲大苦,尤其是无量诸苦中的苦苦,记放在心脑间呢?更无心去闻问天下只有窥基一人才懂得的“五重唯识”的玄理了。他就是出死狱,入了严丽深稳的安国寺,拜在僧首继连名下,也并非要真修佛性,证成空观。他是要借佛的慧明与虚无,掩饰内心曾经历的那一场恐惧。分一些万事到头一场空的感伤。他是要借般若的空空,躲藏他在色相界遭毁。遇灭的苦苦。祭起远离罪孽(的灵幡,少祸避灾,在江湖遥远之边休息安身,悄悄在法喜道欢中寻个闹热又好玩,成为重新施展他超人智慧,出口成机趣的躲风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