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和她的黑暗时代(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甚至,在阿伦特看来,罗莎·卢森堡也并不是一个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她的思想太异端,她的经济学著作《资本的积累》显示了她思想上的成熟,她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的怀疑与自主探索,它表明了作者对现实的态度而非注目于遥远的共产主义乌托邦。她曾被政治歪曲成几乎嗜血的“红色罗莎”,而事实上她讨厌战争,即使是无产阶级革命中的暴力也不赞成;她并不想在某个党派中度过一生,而只想参与世界的命运,对这个世界负一点个人责任;她对爱情与婚姻的态度仍如此传统、保守,甚至认为爱情只能发生一次;她反对教会而不是宗教,她是波兰犹太人,怎么可能为了政治去背叛她与生俱来的宗教信仰呢?
安杰洛·朱塞佩·龙卡利
书中另一位人物可能不为我们所了解,但却不能不提,他给我们的精神震撼是如此之大,他就是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安杰洛·朱塞佩·龙卡利。也许从没有哪一位教皇能像他这样给现代人带来最为深刻、难以理解的精神影响,也许确如阿伦特所说,像他这样的人能当上教皇纯属机缘巧合,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这就是说,在数量庞大的基督徒里面,他肯定是离上帝最近的一位。“他真正渴望着为了爱耶稣而被压伤被轻视被忽略”。在这尘世的扰攘中,他将自己的脸永远朝向了上帝,追随基督,因为拥有了一种异常大胆、彻底独立的单纯力量,以一种超然于世,永不屈服的姿态走过了纳粹统治下的那一黑暗时代,他服从的只是上帝的旨意,《圣经》自会给予他在世生活的指导与依赖,他因此无所畏惧而赢得真正的自由。
他整个人已变得那么纯粹,似乎远离了一切焦虑、厌倦等混乱情绪的干扰,他并不才华横溢,更不追求那些东西,既然上帝早已将他整个灵魂占据,那他还要才华有什么用呢?他一生只留下一本小小的著作《灵魂之旅》。他的在世生活如同只是他在上帝之国中永恒生活的一个片断。让我们记住他那句伟大的话吧:“每一天都宜于诞生,每一天都宜于死亡。”
本雅明
这位德国犹太人自认为是卡夫卡的同类,不仅仅是民族,他也和卡夫卡一样死后才为世人所知,所认可。他诗意地思考着世界、文学,以及语言,但他既不是诗人,也不是思想家。本雅明一生只想作为一位德国批评家而存在,被社会接纳,但他生前始终没有得到,他的许多富有见地与新意的研究文章都无法发表,生存对他就像对卡夫卡一样始终是一项艰巨的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他曾试图去适应,去迎合,以在现实世界站稳脚跟,但都不能如愿,结局总是变得糟糕,令他更加孤独,彻底的孤立无援。他的一生太不走运,甚至还不如卡夫卡,生在纳粹横行的年代,而他又是犹太人,这场生存之战逼迫他马不停蹄地在欧洲疲于奔命,真太遗憾了!恶运始终尾随他,二战开始的1940年,他由于一些非常巧合的因素被困西班牙小镇,无法出境,眼看又要被遣返德国。他终于厌倦了,放弃,选择自杀。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