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这个世界,永远不晚——汉娜·阿伦特思与爱(8)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荷尔德林的诗这样写道:
成熟了,在火里浸过,煮过
那些果实,在大地上考验过,它是秩序
万物皆归入那里,像蛇一样,
预言般地,梦行在
天国的山丘。而许许多多
如同在弯曲的肩上
负载的木头
必须保留。……
前瞻和后顾我们
皆不要。任把我们轻摇,就像
在海中的轻舟上。
我们必须记住我们过去的错误和痛苦,并把它们作为我们的负担来承受。但同时,荷尔德林坚持认为,我们需要放下过去,品尝现在的成熟。成熟的果实定有很深的根基,但我们不能依靠向后看而生活。相反,荷尔德林写道,我们应该让自己像在大海里的小船上一样,随海浪飘摇。在不否认过去的情况下,这首诗是一个明确的号召,要求人们在果实成熟的时候抓住它们。
在1955年8月6日写给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的信中,阿伦特说:“我开始得太晚了,真的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真正爱这个世界……出于感激,我想把我的政治理论书称为《爱这个世界》(AmorMundi)。”《爱这个世界》,这是阿伦特梦想中的书名,后来变成《人的境况》。在《思想日记》中,有一个简短的条目这样触目地写着:“对世界的爱——为什么爱这个世界如此困难?”
我们怎么能生活在一个会发生大屠杀这样事情的世界里?只有从哲学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灾难相抗争之后,阿伦特才完全接受了“爱这个世界”的原则。该原则来自圣奥古斯丁(SaintAugustine)的一则讲道——“如果世界的爱驻留我们心上”,此后“爱这个世界”这一短语就经常与阿伦特联系在一起,贯穿于她的作品之中,成为她的哲学的一个决定性特征。
早在1929年的博士论文中,阿伦特就详述了基督徒的爱的出世要求同社会生活的入世性存在的张力。她引用奥古斯丁的话:“这个世界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就如以色列人的沙漠”,然后问道:“贪婪地爱这个世界,感到像在家一样,难道不更好吗?为什么我们要把世界当成沙漠?”(《爱与圣奥古斯丁》,1996)
圣奥古斯丁在四世纪的最后几年里告诫人们:“爱,但要小心你所爱的。”在某种深层意义上,我们就是我们所爱的东西——我们成为它,就像它成为我们一样。阿伦特相信,如果我们不通过言论、行动、讲故事和判断来持续关心这个世界,它就会慢慢地不再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人类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可以说,“爱这个世界”的精神是阿伦特的非感性的、世俗的人文主义的基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