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从中国禅到当代禅修:东亚禅宗的历史形成与思想建构(4)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游戏三昧”所负载的冲击性诱使禅僧们来调整坐禅和“戒相”的关系,有的时候,禅僧给人的感觉是不以“破戒”为意,这其实是严重的误解。实际上, 中国禅重视的是戒律与自性的合一,其宗趣是要在内在化的精神层面作自我要求,而不重在外在形式中去加以表现。因此,尊戒与慢戒的区别就不住形式上的行为合辙与否,而在于自心对于戒法的觉解和持犯程度。
然而,我们也看到如下事实:禅宗是佛教传入中国数百年之后才产生的宗派。在此之前,也有大量文献提到了“禅”,慧皎《高僧传》和道宣《续高僧传》都有“习禅篇”,记载了大量以禅修闻名于世的僧人,他们基本上都生存在禅宗之前。一般来说,学界将此种范围的研究领域称之为中土早期禅学,它是禅宗的“前史”。就此而言,学愚(香港中文大学,《早期中国禅法表现形式的典范转换》)思考了禅宗成立前的中土早期禅学“典范的转换”(Paradigm Shift),这就是从神通向般若玄学化的过程。
作者看到,早期禅学经典包括安世高译《安般守意经》、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等、《禅经序注》,及《高僧传》和《续高僧传》的《习禅篇》等。早期中国大小乘经典中禅法,反映在小乘经典里“不净念”、“安那般那”等“二种甘露”,和“慈、悲、喜、舍”之“四梵住”,及“身、受、心、法”四念处,和五停心。反映在求那跋陀罗翻译的大乘经,即四卷《楞伽经》里卷二中的“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和“如来禅”。这些禅法在宗密则被概括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四种。近代胡适以早期汉译禅经、特别是《坐禅三昧经》等为对象,介绍早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的禅法,把它分为五类: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念息观、念佛观、定心观、散心观。
该文认为,早期佛教文献则常用神通或神迹来呈现个人的禅修悟证,禅定与神通相映成晖,共同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早期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高僧,如安世高、佛图澄、支谶、康僧会等,各自在自己的戒、定、慧三学方面各有建树,他们都具足神通。神通既是禅定修证产物,同时亦是禅定之呈现形式,而用神通来呈现禅定功夫,不但使禅定赋有神秘感和神圣色彩,同时亦揭示了禅定在佛教修证体系及弘法利生活动中的功能。这些神通的表达方式包括摧伏外道、降魔摈鬼、预知未来、占卜凶吉、呼风唤雨、治病祈福、避难禳灾、起死回生等。然而在《高僧传·习禅篇》里,却少习禅方法的介绍, 多禅定神通方面的表达。一个例外是慧思,这位早期中国佛教著名禅师,曾详细讲述禅定、特别是持息念与六通之间的关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