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全球人口迁移的多样性,造就了众多特大城市的世界性(4)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19世纪全球人口迁移的多样性,造就了众多特大城市的世界性


电影《布鲁克林》(2015)剧照。
此外,这些运动还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一系列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勃兴。尽管这些政治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人阶级的苦难,但“撒旦的磨坊”与“资本主义的贪婪”恶名昭彰,许多人仍情愿破釜沉舟,逃离当前的“悲惨世界”,冒着风险进行海外航行,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开始新的生活。
综上所述,工业化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在人们决定是否迁移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现存的宗教、种族、政治观点和阶级的裂痕,在城市化的动态变化中,只会越撕越大。人们纷纷离开故土,去海外寻找新的机会,例如,1840年代,经历过马铃薯大饥荒的爱尔兰人和其他北欧人、见证了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的人们,很大一部分都踏上了迁移的旅程。自1850年起,平均每年有25万德意志人离开欧洲,前往他们所谓的“新世界”,构建“德国城镇”、商业网络及社区;并且早在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前,这些德意志人就已经踏出这一步了。在某种意义下,正是这些移民者,塑造了德意志帝国主义,正如英国移民者塑造了英国一样。
此外,1876—1914年,还有多达1400万的意大利人,其中以农夫为主,离开了刚刚统一的意大利,前往西欧和美洲寻求更好的生活,其中22%的人,最终扎根于阿根廷或巴西。其他情况,例如政府政策的变化、涉及宗教和少数民族的行动,也会促使人们离开故土。举例言之,俄国的门诺派教徒长期以来在沙皇俄国都被免除兵役,但在19世纪70年代,他们却被强求加入军队。因此,迫于形势,一些人移居加拿大,另一些人则选择了美洲的其他地方。
19世纪全球人口迁移的多样性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期间,人们分别见证了经济繁荣和衰退期。在19世纪的经济萧条时期,鲜少有政府具有社会福利机制或金融工具,来“缓冲”广泛的失业、贫困带来的打击。19世纪后半叶的一系列政治骚动,推动了部分“缓冲”机制的形成。但在1815—191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更常出现的场景是,工人不堪饥寒交迫,纷纷离开故乡,远至帝国殖民地,开辟新生活。例如,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长期萧条困境期,发生了几次大型的欧洲人口外迁。这短短20年间,因价格暴跌、种植农业向放牧业的转型,英国的粮食产量下降了26%。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