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酱菜中的历史与人情(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于是严振声就带上俞家大哥一起去丰润进黄豆,没有想到遇到了兵匪,活活的断送了俞家大哥的性命。
这一段情节有何用意,一是为了展现老百姓在那个时代生存的不容易,二是展现了老北京酱菜的用料讲究。
黄酱以丰润马驹桥和通州永乐店的黄豆为佳;甜面酱以京西涞水小麦,自行磨制伏面为上;糖蒜必选长辛店或赵辛店的白皮六瓣大蒜,每头要求重一两二三、七八头为一斤,而且需在夏至前三天从地里起出,带泥进货,用以保鲜;再经剥、泡、晒、熬汤、装坛等多道工序,制成的糖蒜光鲜脆嫩,兼有桂花香味,被称为桂花糖蒜。
在《芝麻胡同》中孔老痴腌制的糖蒜一上柜台就被一抢而空,可见这腌咸菜也是一个技术活,这是半辈子的手艺传承。
现代工业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批量生产的东西,却失去了那份天然的滋味。
想要做好酱菜,那就必须有严格的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特别是在装坛发酵的时候,更是马虎不得,剧中的孔老痴,为了能腌制最好的酱,在凌晨两三点就得起来观察它们的发酵情况,可见在腌制的过程中,酱把式们的细心与耐心。
正是有了这份执着,才有了老北京人对于酱菜的喜爱。
现在我们看到黄酱或者甜面酱,已经不再稀罕了,因为满超市去找,都可以看到袋装,或者瓶子装着的酱。
可是在现代工业没有完全发达的时代,制酱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而且生产周期极其短暂。制酱一年只有一个生产周期,每年春节一过,就要把黄豆蒸熟发酵,制成“黄子”。

《芝麻胡同》:酱菜中的历史与人情


然后晒干碾碎入缸,直到“处暑”才能起缸。这之后还有一个更加磨人的环节,那就是打耙,在《芝麻胡同》中就曾提到打耙的辛苦,如果不是每天二斤猪头肉,这个活计都没有人能干得下来。
每口酱缸每日需要打耙四遍,每遍20-30耙,越是烈日当头,越要趁着天晴打耙。偷一耙,整缸酱都毁了。
经过日晒夜露,和每日四遍打耙,一直到秋末,这耗费心力的酱才算成熟。这样一个复杂的工序完成之后,才是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