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罗河上的惨案”不再惊艳(6)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阿加莎·克里斯蒂
《罗杰疑案》便是“叙述性诡计”的开山鼻祖,阿加莎在这本书中用第一人称写作,读者被诱导代入叙述者视角,先入为主地排除了“我是凶手”的可能,随着案件全貌慢慢揭露,其他嫌疑人被逐一证明不可能犯案,困惑叠加之际迎向小说结尾:真凶正是叙述者。
这种通过叙述方式或叙事结构来对读者造成误导的手法,后被广泛用于推理小说,殊能将之的《剪刀男》、西泽保彦的《神的逻辑,人的魔法》、绫辻行人的“馆”系列等都是其中佼佼者。
叙述性诡计还在人物、空间、时间误导上还产生过诸多变体,贯穿全书的单一身份误导已经不再被当成主要诡计,比如《剪刀男》就在两名角色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间进行切换,还带有妄想人格症设定。影视作品里采用“叙诡”也很常见,如《灵异第六感》通过男主视角对观众进行身份误导,最后才揭晓死去的人并非小男孩。新海诚《你的名字》在描述男女主角互换身份的生活时,对观众进行了时间上的误导。

当“尼罗河上的惨案”不再惊艳


知名的“暴风雪山庄模式”并非阿加莎首创,1933年埃勒里·奎因的《暹罗连体人之谜》里出现过该模式雏形,但它却是由《无人生还》完善并发扬光大,因而这种设定又称“孤岛模式”。其要义在于将一群受害者集中到与外界隔绝的固定场景中,然后发生连环谋杀,乃至“无人生还”。
《名侦探柯南》里的黄昏之馆案件就是典型的“暴风雪山庄模式”,一群名侦探被聚集在一起,继而在互相猜忌中接连死亡,作者青山刚昌还在20多年后将整部作品背后的“黑衣组织大BOSS”设定成了黄昏之馆的主人。
《无人生还》的创举不仅有“孤岛模式”,这部小说同时运用了“比拟杀人”,即凶手按照某种特定规律连续作案,《无人生还》里的参照物是一首童谣,在阿加莎另一本小说《ABC谋杀案》里则是《铁路旅行指南》。
《ABC谋杀案》中,第一名受害者的名字及案发地都以A开头,第二名都以B开头,以此类推,谜题难点在于多个受害者之间毫无关联,找不准嫌疑人。最后真相揭晓,只有受害者C才是凶手的真正目标,A、B、D的遇害都不过是凶手混淆视听的障眼法。这种把“真正谋杀藏在连续谋杀”里的设局方式,同样成为了各类作品屡次借鉴的对象,近年就有柯南《火焰中的红马》、电影《唐人街探案2》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