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巨蛙与鬼怪:林棹的新南方书写(6)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安妮·埃尔诺出生于法国塞纳省利勒博纳的一个工人家庭。她从1974年开始创作,第一部小说是自传体小说,此后的作品也多有半自传或自传体的痕迹。
这种体裁选择,让人联想起诺奖得主耶利内克。在半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书中的女主角埃里卡是一位中年钢琴教师,她的母亲被认为是集中了世纪异端裁判所的审讯官和下枪决命令者于一身的人物。埃里卡长期活在性压抑和饱受控制的苦闷中,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令她渴望自由的一面被唤醒。但在与克雷默尔的相处中,埃里卡又呈现出她渴望摆脱的那个母亲的影子。
实际上,无论是埃尔诺、耶利内克还是林棹,看似截然不同的写作者,都在追溯自我的生命记忆。只不过她们在不同的视角中,看到了世界的更深褶皱。林棹是纳博科夫小说观念的实践者。纳博科夫认为,小说是语言的艺术,他反对把小说作为文以载道的工具,所以即便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也没有很高的评价。而林棹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语言,尤其是小说的腔调。
在《潮汐图》里,林棹在小说三部分就用了三种不同腔调,既有粤语腔、潮汕腔、普通话与粤语杂糅的腔调,也有翻译腔,华洋杂交的叙事。在接受采访时,林棹说:“《潮汐图》的粤方言其实是‘方言的虚拟’,是一种高倍稀释的喷雾。”由此可见她对于语言的自觉。巨蛙从广州到澳门,再到西欧的漫游,也可视作一次语言之旅。借由巨蛙,林棹试图建立一种和弱者更亲近,但又并非是自上而下怜悯弱者的叙事。她意识到,人与人,乃至人与物感同身受的方式,恰恰是基于彼此的脆弱,而非优越。正是在某些时刻意识到自我的脆弱,意识到生存的种种局限,人才能对他者的处境更加共情。在《潮汐图》中,最打动人的也是那些弱者与弱者共情的时刻,是画家冯喜、契家姐这些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和动物产生的游戏。蛙不是人,但在一些时刻,它比人类流露出更侠义的气质。而借助具有现代知识人气质的博物学家H,林棹不仅书写了工业化文明对传统社会的入侵,也在现代性的基础上去反思现代性。
《潮汐图》,作者:林棹,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1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