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交响曲(5)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与《第五交响曲》一蒂双生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不禁让我联想到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中的齐格蒙德与齐格林德,尽管它们基本性格差异之大无法一一比较。但《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基本主题又一次包含了“敲门”动机,一个弱拍引入一个有力的强拍。在《第五交响曲》中,第三乐章与容光焕发的C大调终曲之间的联系已经预示了《“田园”交响曲》乐章之间的内在关联,《第五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最初被设想为一个孤立的乐章,后来才与终曲乐章连在一起的。挽歌一般的第二乐章(降A大调稍快的行板)秉承着坚毅性格,具有不寻常的结构,实际上它包含了终曲C大调号角的一次陈述。很多注释者猜测这两个乐章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他们顺理成章的套用海顿、莫扎特写作交响曲的套路——通过斗争、战胜苦难走向胜利;显然这套“公式”在贝多芬这里走进了死胡同。《第五交响曲》绝对不能被当成一个“故事”来解构,因为有了故事就必须有具体一个“我”;
但贝多芬的音乐从来就不需要任何个人情感或者戏剧冲突来解释,也不需要独立于音乐之外的事迹来联想。《第五交响曲》的统一性不存在于“诗意”的安排中,而存在于它内在音乐性的关联。
描绘自然是十八世纪音乐的一个“热门话题”。表现雷声尤其盛行,这是艺术界对田园诗传统的回归:牧羊人的生活在世人眼中被渴慕成世俗的欢乐、人与自然的和谐、牧歌的理想。这是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的自带传统属性,F大调的调性一直代表着田园、牧歌;但贝多芬的“田园”并不是把大自然进行一次360度全景扫描还原;而是用自己的情感浸透自己眼中的大自然。为了不被身后人误解,贝多芬特意加了完整标题:“田园交响曲,或者是对乡村生活的追忆(写情多于写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