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取废除“治外法权”上,清朝以自我为主,革除旧律的积弊(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然而,西方列强的主权伦理观念,只是局限在他们自己统领的领土上对自有主权进行坚决捍卫,除此之外则通过武力在非洲、亚洲、美洲等地开展殖民霸权,把破坏主权伦理的战火燃烧到其他国家,对于被殖民民族及国家并没有运用同等的主权伦理原则,而是将其抛掷脑后,进行粗暴的侵犯。
02国家主权伦理共识在清末民初律法转型中的映射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软弱无力的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严重违背国际通行主权伦理和主权法理的丧权辱国条约。
这些条约的内容无不指向中国主权的领土内容,因此,时人对于主权伦理的认识首先是普遍基于对于领土完整的维护。

在争取废除“治外法权”上,清朝以自我为主,革除旧律的积弊


在律法方面,最严重的领土管辖侵略就是领事裁判权的设立。领事裁判权是指西方列强不基于主权伦理及主权法理上的一般原则,“在东方国家之领土内,不服从其所在国之法权,而受本国领事之管辖”。
领事裁判权是附着于国家领土主权之上的司法管辖权,同时也是强加给中国的主权伦理限制。
因此,在国与国的主权伦理关系中,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中英善后章程》开始,英方自己在华的诉讼以英国法律、中英互涉的案件各依本国法律,到最高峰时期,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列强多达二十个国家。

在争取废除“治外法权”上,清朝以自我为主,革除旧律的积弊


尤其是同治八年(1869年)上海会审公廨的设立,各地均效仿设立公廨,导致外国领事的裁判权不断扩张,造成“外人不受中国之刑章,而华人反受外人之裁判”的怪异情状。
庚子国变,两宫西狩,清廷意识到国家主权伦理的沦丧及法理阵地的失守,开始着意于“预备立宪”之举。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