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之子:父亲在世时,我们不知道他是穆旦(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穆旦的诗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最真实的身影,苦难、受难和忧患孕育了穆旦的诗。而穆旦诗中的那些血性、汗味、泥土和干草味,也将他对祖国深沉的爱,烙印在了儿女心中。
翻译家查良铮:沥血译《唐璜》
1985年5月28日,一个雨后的上午,我们把父亲的骨灰安放在香山脚下万安公墓的一块朴素无华的刻着“诗人穆旦之墓”六字的墓碑下,墓室中同葬的,还有一部《唐璜》。我们心中轻轻地说:爸爸,您安息吧,让《唐璜》陪伴着您……
——摘自穆旦子女1987年撰文《忆父亲》
查英传和弟弟妹妹们至今依然记得父亲最后的日子:“2月26日凌晨3点,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让我们去休息;嘱咐我们保存的唯一遗物,是一只帆布小提箱。他在入院前几天,曾对小平(注:最小的女儿查平)说:‘你最小,希望你好好保存这些译稿。也许要等你老了才可能出版。’”
后来,几个人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箱子里整整齐齐放满了译稿,“每部译稿的封页都清楚地标明了题目或是哪一部译稿的注释。”
而在这些译稿中最大最厚的一部标明是《唐璜》和《唐璜注释》。“这部千余页稿纸的译稿虽然纸张粗糙且灰黄,但文字工整,多数稿纸上都有许多修改,封页上有一行字:‘1972年8月7日起三次修改,距初译约11年矣。’”
1962年,早已抛舍了“穆旦”诗人身份的查良铮,开始了这一生“耗工费时最巨,花费心血最多”的《唐璜》翻译。
此时,查良铮已完成三年管制,在南开大学图书馆做一般职员。当时,白天他要劳动和汇报工作,而翻译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休息时间。3年后,他沥尽心血终于完成,不承想,正逢文革。
此后,查良铮又重新修改《唐璜》,儿女们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在《忆父亲》中,他们如此描述:“那时,我们全家已被赶出原住房。父亲在天津郊区的大苏庄劳改……父亲可以每隔一周回家休息两天。在这两天时间里,他除了为我们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全部用来译诗。在那间闷热的、挤得满满的小屋子的一角,堆放有酱油瓶和饭锅的书桌就是他工作的地方。晚上我们都休息了,一盏小台灯仍伴着他工作到很晚。”
在儿女心中深深定格的另一幕也被他们写进了《忆父亲》中,“1976年冬的一天,父亲将写好的一封信装入信封……他不顾天寒风冷,坚持要自己去邮局发信,我们送他出门,看着穿着蓝色旧棉袄旧棉裤,带着一顶破旧棉帽,架着双拐的父亲,消失在阵阵的北风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