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之子:父亲在世时,我们不知道他是穆旦(4)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这是查良铮又一次怀着希望写信给出版社询问《唐璜》的情况。1973年,他终于将《唐璜》全部整理、修改、注释完毕。他给出版社写信询问是否能够出版,收到出版社“寄来看看”的回信,“他紧握着那封信,只是反复地说着:他们还是想看看的……”查良铮亲自买来牛皮纸将译稿仔细包好,小心翼翼地寄出。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都没有消息。
这年12月,查良铮已经身残卧病在家。他托北京的朋友去出版社才得知,因为译者身份,《唐璜》不能出版,但编辑还是有意保留的。这让他欣喜,“他在很少写的日记本上写道:‘76.12.9,得悉《唐璜》译稿在出版社,可用。’这部父亲倾注最多心血,花费最长时间所译的译稿送出版社3年多后,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它的消息,也是他所知道的最后消息。两个月后,他就永远离开了我们,没有能够看到《唐璜》的问世。”
查良铮去世三年半之后,1980年秋,《唐璜》终于得以出版。
与《唐璜》遭遇类似的还有《丘特切夫诗选》,被“冻结”20余年才得见天日。1985年秋,查家接到出版社通知,说《丘特切夫诗选》已经出版,让他们去领稿酬。“这个突然的通知使全家人迷惑不解,母亲也不记得父亲曾译过这样一部书。”家人以为出版社弄错了,去信核实,译者无误。“是父亲在20多年前,即1963年寄给出版社的,但那时他的译著不能出版。”
在查氏儿女的记忆中,父亲最后的日子依然是在译诗中度过的,“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紧张译诗工作中,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年。
直至他离世的前两天:1977年2月24日,父亲将《欧根·奥涅金》的修改稿的抄写工作全部做完,才最后也是永远停止了工作。”
儿女们回忆,1975年1月19日晚,查良铮为英传打听招生招工消息,希望他能回天津,“在一处无路灯的楼群旁,当时心情很坏的父亲骑车摔伤。”但查良铮始终没有放下译笔,“母亲劝他休息,他说:‘不让我工作,就等于让我死。’”他们记得当时父亲的朋友问他为什么在毫无出版可能的情况下做这样艰苦的工作,查良铮说,“这是我所喜爱做的工作。我觉得中国需要这些诗。”
他们记得这一年,父亲在鲁迅杂文集《热风》扉页上写了一句话:“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影响】
言传身教,人活着应该有所作为
一生付出太多的父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去到他诗中所说的地方,在芦苇的水边。但20年来,父亲好像依然活在我们身边,不时告诫我们要努力学习,珍惜时间,不说假话,善以待人。可以告慰父亲的是,我们兄妹四人都先后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了高等学位,成为他所希望的有用的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