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大叔、浪子、作家和10秒的感伤(4)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 “内外熏陶”之下,马家辉12岁就开始坐上赌桌,一下课便打扑克牌,经常跑去麦当劳里赌钱;走到纹身店门口时,也曾有过冲动想进去搞条过肩龙。
修顿球场是那时候的湾仔中心,白天少年们在这里踢球,晚上古惑仔在这里聚会。马家辉整天流连于此,他并不善于运动,只是期盼能与大佬邂逅,加入某个社团。但事实是,从来没有人拉拢过他,又瘦又小的个头实在无法让人相信他能冲锋陷阵打打杀杀。
“我是一个孤独的小孩。”谈起成长的经历,马家辉这样说到。好友梁文道其实早就看透了他的孤独是骨子里的:“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是很外向很长袖善舞的一个人。不,其实他不是。我所知道的马家辉极其内向善感而纤细,他最适合做的事是躲在房里读书写作,或者坐在幽黑的电影院里一个人对着银幕默默流泪。”马家辉对此也许不会愿意认同,他有他自己的解释:“因为我长得太帅了,女生都跑过来我这边撩我,别的男同学怎么办,多不爽对不对。”
不过可以确信的是,正是这份童年的孤独推着他,走上了文化人的路:“当你是一个孤独的小孩,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看书、思考,再来写作就很自然了嘛。”
欠湾仔一个故事
马家辉的父亲是在报社上班的,还当过《东方日报》总编辑,但并非金庸那样的文人办报,充其量只算“报匠”,写的大多是马经、杂文和艳情小说。马家辉从十九岁开始也在报纸上写起专栏,最初只是客串,每周用笔名发两三个乱七八糟的小方块。从台大毕业后,他靠着写专栏赚来的钱去了美国,分别在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读了社会学的硕士和博士。
“比较年轻的时候,二十来岁,理想比较对外。我希望追求建立一个和平、公道、公义的社会——当然还没到救国救民,听起来很肉麻,可是这个是我花了六年时间去读博士的理由。读完之后才明白根本没有这种社会,我也没有能力去追求这种社会。”于是,师从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大师莱特的他,在博士论文中用“博弈论”对香港立法会进行了一番雄心勃勃的分析,随后便毕业回台,做了一家地理杂志的旅行记者。
1997年,马家辉回香港做了《明报》的副总编辑,兜兜转转,最终他还是承了父亲的“业”。但他比父亲做得成功:从香港到内地、从报纸到杂志都有他的笔墨,其文字刊载过的地方比其真正到过的地方还多,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现代梁启超;他创办了《明报》的“世纪”人文副刊,邀请名家助阵,古今中外,针砭时事,一改香港报纸的副刊格局;1998年凤凰卫视开播《锵锵三人行》,作为常驻嘉宾的他又逐渐被更多人熟悉起来。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