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不是征服的对象,而是栖息的家园︱读 (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云气纹与汉朝的诞生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漆器,几乎所有漆器的表面都有一种典型纹样,这就是“云气纹”。
“云气纹”的影响一直延绵至今。最近的一次著名运用,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其标识图案的设计就广泛采取了“祥云纹”。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没有哪个时代像汉代那样,如此密集、普遍地运用云气纹作为装饰。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观念,激发了人们对云气纹的选择和使用?
古人认为,不仅自然世界与社会人事彼此纠缠关联,而且万物本身就组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沟通网络,彼此之间在这张网络上相互影响。这种观念最终演变为中国哲学特有的“万物感通”思想。
在中国最早的官办智库机构“稷下学宫”,学者们从烟气、云气、蒸汽、雾气、风气乃至人兽呼吸之气中,找到了诠释“万物感通”的新灵感。他们将“气”视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因素。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随着“气”的流动而生成变化。古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世界观理论由此诞生,这就是“气化宇宙论”。
气化宇宙论在齐国地域形成后,很快就流行起来,不仅成为社会精英的一般观念和认识,而且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气化宇宙论框架下,宇宙由万物组成,万物又各自构成一个小宇宙。人不是被动地在万物之中被“气”缠绕,而是能够根据气态宇宙的结构和原理,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小宇宙。这种调节,既有可能发生在人群之中,根据“气”的运行状态来安排社会人事;也可能发生在一个人自身之中,使他依循“气”的运行原理,来治理调养自己的身体。由此,以“气”为基础的宇宙观,不仅塑造了古代中国人看待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基本方式,而且也塑造了他们看待自身身体的方式。
天津历史博物馆现藏“行气玉柲铭”就是证据,这块柱状玉器磨制了十二个立面,每个立面上刻有若干铭文,通篇讲的都是如何通过呼吸吐纳来均衡体内气息。
气化宇宙论一经发明,就被古代中国人当作能够解释一切的普适原理,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版的“统一场理论”。在现代西方科学观进入中国之前,气化宇宙论的解释力,长达2000多年都无可撼动。战国形成的哲学文献《易传》,就依托气化宇宙论构造了一个从混沌之气中生出阴阳二气、又从阴阳二气中生出雷风水火山泽,最终化生出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模型。
一个以“气”为构成根据、靠“气”互通互联的网状宇宙,有机而充满活性。它多样但不乏统一,各个部分互相交通感应,同时在互通互联中构成严密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在宇宙中赋予人以独特的位置,使人处于联通万物的枢纽,承担起重要的协调性责任。这个庞大而统一、有机而灵动的宇宙观,为一个即将到来的统一王朝做了观念准备。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