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辞正训-自序(6)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1、先秦古史。
2、商周古文字。
3、古蓍法。
4、古象法。
5、古推法。
以上五个方面的知识,又以古象法和古推法最为关键、紧要。为此,我专门撰写了一本小书《易学讲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说明,可聊供参阅。
文王(这个称号是周人追谥的)终身为殷臣,用殷文字。周公前半生也曾为纣臣,习用殷文字。殷文字的代表是近现代于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土的甲骨卜辞,武王克商后既已深埋地下,不为后人所知了。因此,历代经师无一例外都将《坤·六五》“黄裳”之“黄”字误诂为颜色,而不知它的本义却是“佩玉以饰裳”(当然,“黄”在殷代既已衍为两义,卦爻辞亦两用之)。再如《观》《睽》等卦,皆以古字象形命名,不识古字,就永远不会醒悟《睽》爻辞何以描写偏视、幻视,而《观》爻辞则取象正视、正观。孔子学识虽然渊博,但他去文王、周公近五百年,时隔已久,名物诂训已是字生语僻,加之无缘见到殷墟甲骨刻辞,或因此就没有考订出与解经关涉至巨的一些卦象,如巽为祀为孚为庙为王等。仅巽祀一象不明,《周易》六十四卦卦辞、三百八十四条爻辞,至少近五分之一就始终不得确解,造成两千多年《周易》研究史上一个最为诡异的现象:
它就在眼皮底下,却人人视若无睹,不明就里,似乎全部失能了。
世所谓卦象,实际仅仅是指三爻画经卦之象,而卦爻辞所示现的,却是六爻画之易象。易象中除了经卦之象,还有半象、大象、复合象体。《左传》载晋范宣子聘鲁“求观易象”,表明春秋人还能将二者区分得清清楚楚。春秋之后,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便混同在一起了。至汉代,说经人已不复知易象底为何物,卦爻辞的释读也就走进了死胡同。于是,《周易》研究自此分化出两个流派:象数派和义理派。
所谓“象数派”,侧重对卦爻辞作出象数知识方面的诂训、释读,试图回答“卦爻辞为什么这样说”的问题。但他们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因为他们始终在《说卦传》和《彖》《象》的雷池中打转转、绕圈圈而不能超越,反倒使经辞原义变得更加混沌暗昧,徒增读者困扰。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融、郑玄、荀爽、虞翻、来知德,及清代一些致力于恢复“汉易”的学者王夫之、焦循、杭辛斋、尚秉和等。
所谓“义理派”,起自汉费直,后继以三国魏王弼、宋程颐、朱熹等。这一派长于高推圣境,妄造圣意,以无根的虚理浮说,掩盖其对古老象数实学的懵懂无知,真做到了“以伪学术杀天下”!当然,最后也还是走出来了一个不再执迷不悟者:大儒朱熹。入道弥深,所见弥大。朱熹晚年终有所悟,他悲叹:“程子谓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吾以为先见象数,方说得理,不然事无实证,则虚理易差。”又说:“圣王崇《诗》《书》《礼》《乐》以造士,未尝言《易》。《易》自别是一个道理。某枉费许多年功夫,盖深知易象之重,然已无及矣!”确然“已无及”:他那部经训著作库中的重度残次品《周易本义》还是成为了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至今也还有学者奉为经训重典。这是怎样的讽刺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