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哀乐中年》的“顾问”:生命在四十岁开始(7)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目前可见的桑弧早期剧作只有《假凤虚凰》(1947年7月发表,本文参阅自桑弧《桑弧导演文存》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它与《哀乐中年》剧本的创作时间最接近,主要人物的姓名在正文里也是简写成了一个字——范如华、三号简写为:范、三;张一卿、陈国芳简写为:张、陈。很明显,它的简写习惯是取姓名第一字,亦即姓氏,不同于《哀乐中年》剧本的“三字姓名取中间字”。
在此对男主角三号略作说明:“三号”是他在理发馆工作时的代号,剧中谈起过他名叫“杨小毛”,张一卿还为他改名为“杨晓茅”,但剧本内一直把他写作“三”,和他的同事“七”、“五”、“八”混在一起,看着颇费眼力。换作张爱玲,估计不会这么处理。

电影《哀乐中年》的“顾问”:生命在四十岁开始


“不具名”的原因
拉杂写来,笔者感觉张爱玲在《哀乐中年》剧本里的“成份”并不少,为什么她在片中“不具名”呢?魏绍昌《〈哀乐中年〉非张爱玲所作辨》中的一段话可作说明:
张爱玲毕竟是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红出来的,尤其她和胡兰成又有着那么一重关系,因而抗战胜利的初期,她“噤若寒蝉”,一度没有发表作品。后来经过桑弧劝说,才为文华写了两部电影剧本。《不了情》于1947年4月公映,《太太万岁》于1947年12月公映,两片都受到观众的欢迎。《太太万岁》公映时,张爱玲原想避免麻烦,主动表白自己的写作意图,写了一篇《题记》,寄给《大公报》的《戏剧与电影》周刊,刊出时编者洪深还在文后写了几句《编后记》,表示赞许。不料反而因此引来了左派文人对张爱玲一场“围攻”式的论争,直至第二年(1948)初洪深写文认错方告中止。张爱玲受此教训,加以其时国共的内战已全面展开,上海的形势更加严峻。她又一次的“噤若寒蝉”了。那时候文华本来打算请张爱玲将小说《金锁记》改编为电影,也就此搁下,没有下文了。
原来,电影《金锁记》是因舆论压力而流产的。桑弧改拍《哀乐中年》,有张爱玲参与也不能再冒险了,只好“不具名”。保密到什么程度?——连剧本也是由桑弧交到文华公司的(见陆洁日记),厂长陆洁都被瞒着,魏绍昌、叶明自然一无所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