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峰谈十七年电影与儒家(7)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无表情,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客观世界变成主观世界,观众进入母亲的内心,体会到看不见的悲怆。这种镜头处理,天然符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徐皓峰谈十七年电影与儒家


《革命家庭》(1961)里的于蓝《革命家庭》拍摄于1961年,正是法国新浪潮的鼎盛期,而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在四五十年代提出。在那个中法尚未建交、各国内外都很紧张的年代,水华的长镜头到底是他自己的发明,跟巴赞英雄所见略同,还是说,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一直看新浪潮电影?这是个疑问。以我做学问的条件,目前还没办法查清楚这事。当然,解放前中国导演是学法国电影的。因为那时法国电影最先进,它们的镜头高过其他国家,中国导演在租界里也能看到。《烈火中永生》开端拍的重庆街头,就像三十年代《低下层》《逃犯贝贝》中的巴黎,完全在玩电影,没有明确事件,不清楚交代人物,在探索镜头的空间调度,时间还很长。水华直到他最后一部独立指导的电影《伤逝》,依然呈现了极佳的空间调度。其实在那个年代,中下层或许跟外国文化比较隔绝,但一些群体从未跟世界断绝联系。
比如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们这代人读全译本要到八九十年代,我后来读了一本回忆录才知道,一些人竟在六十年代就读到这本1957年出版的垮掉一代代表作了。原来早在1962年,国内就出了《在路上》的节译本,作为“内部参考书”,又称“皮书”。这让我非常震惊,所以我两年前以此为由头创作了小说《白色游泳衣》。除了内部参考书,五六十年代也一直有内部参考的译制片,因此对水华的情况我表示存疑,把这个问题留给将来有条件做研究的人。

徐皓峰谈十七年电影与儒家


《白色游泳衣》,徐皓峰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2020年10月出版,176页,39.80元您对八部电影的导演工作都有检讨,比如形象设计上的“败笔”、 剧作“前后不搭的地方”、 “泯灭作品个性”的“俗手”、“视觉纰漏”……您分析其中哪些是“时代标配”问题,哪些可能是遇到“不可抗拒的事”,您甚至会试着改戏、加戏。为什么要做这些检讨?徐皓峰:这是我的童子功。我开始学电影的时候,大学一年级,每个礼拜看两部电影——必须是大银幕上的电影,不是录像带。因为屏幕大小直接影响观影感受,有时候在小屏幕上看到的纰漏,在电影院大银幕的刺激下,完全不存在。看完之后,几个同学一起挑毛病:这地方我看着不舒服,是什么原因?等到上课时老师会问:你们这周看了什么电影?不觉得这部电影的那个地方不对吗?这是一种学电影的方式,经常可能人家没毛病,是自己太敏感了,或者修养不够,理解错了,但这种挑毛病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思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