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峰谈十七年电影与儒家(8)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后来自己当上导演,有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再看电影挑出毛病,有些地方会觉得一定是导演遇到事儿,他不得不这么做。这时我开始对自己的判断有了自信,在这本书里也就自信地写出来了。照理说,写影评分析电影,很少有这么鲜明地挑毛病的,但我想会有非电影专业的读者读我的书,于是就展示些我们门内的方法。
您说水华导演的《林家铺子》是“嫁接了金圣叹的巴尔扎克”,通过行为,而非面部信息来“白描”主人公林老板,而所谓“典型”就是“反常”,“由奇谈怪论引出隐秘的社会运作机制”,一叶知秋。能谈谈您本人的创作和现实主义,或白描现实主义的关系吗?
徐皓峰:这也和训练有关。我上学时所受的洗礼、我获得的艺术分寸感,是批判现实主义和巴赞纪实美学的结合。一个典型的技法,刚出现时肯定高级,但随着它普及,很容易变俗。比如现代主义小说,混淆时间的次序和记忆的次序,在上世纪初还比较先进,但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已经玩了一百年,现在你再写意识流,写内心独白,写颠倒时空,就没有新鲜感,就是俗。九十代初我学电影,经历了八十年代对现代主义的模仿,中国电影导演的审美已经返璞归真。老师对我们说,最高级的是用一个纯外观的形式去揭示社会和人的真情,不破坏客观,不主观下定义。你拍东西不能直接说表现什么主题,而是要让观众从你编的事里感受到你的主题。这是我接受的教育。
水华的现实主义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一定要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和结尾指明方向,把是非明确点出来。也就是说,一部电影前五分之四拍得多自然主义、多纪实都没关系,但后五分之一,一定类似于宣传片,因为要让观众走出电影院时能得到明确的一句话。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则是在社会主义里批判国外的资本主义,肯定国内的社会主义。

徐皓峰谈十七年电影与儒家


《林家铺子》(1959)里的谢添第六代导演上电影学院的时候,法国新浪潮刚进入中国,王小帅、娄烨在新浪潮问世二十多年后受到了它的冲击。过去电影大都讲一个遥远的、他们的故事,普通观众最感兴趣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是传奇和名流。新浪潮把电影变成了你我的电影:你没什么特征,你的经历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你的生活可能就是出了电影院门外的那条街的生活,但这是你的故事,一旦重新审视你的生活,就会发现好多新奇的东西,它们足够精彩,值得被拍出来。王小帅他们出道的时候拍的都是“我的电影”,以个人的生活际遇为美,颇有新浪潮的特征。说回我自己,我转了一圈后,发现我跟我的老师们,比如郑洞天、江世雄,也就是第四代导演可能更像。第四代导演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茅盾化、《林家铺子》化:找一个社会的小角落,小中见大,反映社会的广。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