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美学,“她的美貌使墓窟变成欢宴的华堂”(4)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平淡无奇(featurelessness)是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化中人体之美的理想形式。在女王的许多肖像中,她的衣服和珠宝都被描绘得非常具体,但她的脸始终像一个苍白的、毫无表情的面具(见彩图)。也许,尽管对服饰的表现非常强调材料的重要性,但面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暗示,象征席勒(Schiller)口中一件真正美丽的艺术作品中“对质料的消灭”,或是温克尔曼(Winckelmann)所说的空白(Unbezeichnung)之美——“美就像从清泉中汲取的最完美的水,它的味道越淡,就越健康,因为它净化了所有的杂质。”莎士比亚所赞颂的美的形象无法自由地游离于物质之外,但在他笔下,“美”这个词明显缺乏实际内容,而这是不断接近这种自由的一个姿态。
可以肯定的是,有两种品质经常被莎士比亚认同为美。其一是光彩(radiance)。因此,萨福克被《亨利六世》(上篇)中的玛格莱特弄得眼花缭乱:
好似阳光抚弄着平滑的水面,折射回来的波光炫人眼目,她那昳丽的姿容,照得我眼花缭乱。(第五幕第三场18~20行)
因此,罗密欧也把墓窟里的朱丽叶比作黑暗中的一盏灯笼:
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第五幕第三场85~86行)
莎士比亚经常用“fair”这个词来传达美的光彩,作品中出现了七百多次。“Fair”可以表示可爱、清澈、精致或干净,它也有鲜明的亮丽感。而亮丽的头发和白皙的肤色反过来又衬托出绯红的脸颊和红润的嘴唇。
美的第二个反复出现的品质是光洁(unblemished smoothness)。“你可曾见过一个更娇好的淑女?”彼特鲁乔问,他强迫凯德迎接年老的文森修,将其当作一个“年轻娇美的姑娘”。然而,片刻之后,他纠正了错误:“这是一个满脸皱纹的白发衰翁。”(《驯悍记》第四幕五场30~44行)皱纹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被反复用作美的对立面。十四行诗中的美少年被敦促生儿育女,以确保他的美貌不受时间摧残:
当四十个冬天围攻你的朱颜,在你美的园地挖下深的沟渠,你青春的华服,那么被人艳羡,将成褴褛的败絮,谁也不要瞧。(十四行诗第2首)
这些年迈的迹象是可憎的,因为它们意味着死亡:
这镜子决不能使我相信我老,只要大好韶华和你还是同年;但当你脸上出现时光的深槽,我就盼死神来了结我的天年。(十四行诗第22首)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