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实现财务自由的叔本华,为何哲学观依然有些阴暗?(11)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即便没有机会和条件隐退,真正有智慧的人也将努力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抱持适度的距离。可以认为,社会中的人们就像“寒冬的刺猬”,他们为了取暖而相互接近,为了防止不被彼此刺伤而又不敢过于靠近对方。
叔本华对人性之恶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他坚称,“一个人,无论他多么年轻,多么没有经验,都可以明白无误地从他人的痛苦中领略到自己的快乐。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人的丑恶行径的缘由,即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曾经有人极为公正地向我指明,每个人的天性中,既有非常善良、仁慈的一面,也有极端邪恶、歹毒的一面;至于他在实际中显现出哪一面,就要视情况而定了”。叔本华对人性的怀疑,让他也不时对普通人抱有相当强烈的怀疑、鄙视乃至敌意,他在私人笔记中坦率地承认,“我曾经自我审视过自己:某一时刻,我对整个人类深深怀有一种真诚的怜悯;另一时刻,我又极为麻木不仁,漠不关心人类的苦难;偶尔,我还仇视人类,幸灾乐祸地看着他们在受罪。”卡特赖特相当公允地评论道,“正如他那破解存在之谜的人生使命象征着对人类的关爱之举一样…
…叔本华对人类的爱是抽象的、普遍的,并未针对某个特定的人”,特定的普通人通常被叔本华仅仅视为“徒具人身的两足动物”或是“工厂的批量产品”。叔本华绝对不是一个平等主义的道德伦理的拥护者,他尊重与推崇具备高超思想与能力的天才与杰出人士,但他对日常生活的平庸者满怀鄙视与厌恶。根据叔本华的这种思想立场来看,他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常人的恶劣行径完全是不足为奇的。
由此可见,尽管叔本华私人生活声名狼藉,但是,这种声名狼藉的生活方式与他的哲学立场非但没有根本的矛盾,反倒正是他的思想观点的自然延伸。叔本华的哲学的根本动机并不是创造出一种具备普世救赎效力的道德律则,而是为自身探寻解脱生存之苦的道路。尼采对此评论道,不同于那些通过推销自己都不信的学说理论来哗众取宠的作者们,叔本华是一位“为自己写作”,“为自己确立法则”的哲学家,他奉行的法则是“不要欺骗任何人,绝对不要欺骗你自己”。尽管叔本华在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缺陷和苦恼,然而,“正是他身上那种不完美的、太人性的东西,吸引我们在最人性的意义上和他靠近,因为我们把他看作一个受苦者和难友,而不是一个凛然不可靠近的天才”,叔本华的哲学魅力恰恰在他那不完美的品性与生活方式中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的读者面前。
(本文大小标题均为编者所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