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颜海英:古埃及神庙中的《亡灵书》(1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但这件事并没有影响两者间的友谊,礼物交换仍然继续,但彼此未必接受对方的审美。所以“高级文化”的超越性使其能够在传承和传播时有很大的优势。除此之外,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高级文化”的几个其他的共同特点:不同的“高级文化”都强调众神与仪式、宇宙知识;“高级文化”的承载者都是专职人员,知识是有等级的,也是被垄断的。同时文章中还区分了轴心时代前后的高级文化:其承载者早期是核心精英,而轴心时代后是自主精英。
和其他文明一样,埃及文明在历史上也屡次陷入战争、内乱,或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至暗时刻”。在这样的时刻来临时,每个时代的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都做了同样的事情。作为思想的先驱,他们都洞见到了“至暗时刻”发生时传统的力量,并致力于拯救和保存传统。这样的行为打破了知识等级和精英文化的垄断。每一次拯救都使得高级文化更多地向民间传播。在被外族统治的托勒密时期,这种拯救和保存不仅将精英文化传入民间,还把本来相对封闭的埃及文化推向了地中海世界。这让埃及文化和罗马、希腊文化在地中海这个大熔炉中充分融合,然后注入后世的海洋文明中,最终实现了埃及人千年来所追求的“永生”。
讲座结束后,颜海英教授回答了听众的提问,篇幅所限,这里选取部分问答与读者分享。
Q:请问古埃及人对死亡的看法与中国人有相似的地方吗?
A:我觉得中国和埃及文明相似度最高的就是对死亡的看法和实践,不仅有一套想象,还有相应的习俗和实践。两者又有不同,埃及人的死亡观是比较彻底的,我觉得他们有一套发达的“死亡学”。而中国人对死亡的看法有过一个转折,在“绝地天通”后,中国走向以人为中心。将“拜神的时代”那一页翻过后,中国人就开始半信半疑了。埃及人的态度是“生死一体”,生与死都是一个生命循环中的不同环节。中国人在转变之后“敬鬼神而远之”,心里将信将疑,但还是有实践。我们的墓葬文化也很发达,但是在态度上与思考的深度上和埃及人相比就不一样了。中国走上了一条以人为中心的道路,而埃及和印度还是以宗教为中心的,希腊则有了科学和理性主义的发展道路。虽然轴心时代后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这些文明曾经在一个点上,这个点被称作“文化母体”。早期文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可能因为我们都是农业文明。
相对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更多思考生死问题。我们观察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循环往复,觉得人的生命也是如此。而且农业文明的族群是定居的,会积累财富,所以期待永久延续现世的美好生活。而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他们的思考是不同的。早期文明有共同点是有深刻历史原因等等,但后来我们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