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通古今经纬天地(6)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一次,吴泽应邀到交通大学发表“戊戌五十年祭”的讲演,宣传他的这些政治主张,受到国民党反动分子的威胁,演讲结束后,上海地下党组织几十辆自行车将他护送回家。
与时俱进著新篇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作为地下党员的吴泽积极筹划接管大夏大学的工作。5月,上海解放之后,吴泽主持大夏大学文学院,后又主持校务委员会并兼教务长。1951年全国院校调整,大夏大学与圣约翰大学等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吴泽先后担任历史学系主任、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客家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华侨历史学会会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吴泽的治学重点逐渐转移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学术体系上来。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注意联系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先后发表学术论文重评曹操、王仙芝、黄巢、武则天等政治人物以及老子、孔子、杨朱、吴起、王充、王夫之、顾炎武、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等思想家,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1961年,吴泽接受中宣部文科教材办公室的委托,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教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泽先后选编出版了《中国史学史论集》(上、下册)和《中国近代史学史论集》,又与杨翼骧教授共同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在此基础上,1989年,吴泽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册)出版。作为填补空白、构筑体系的近代史学史研究专著,该书结合近代社会历史的一般规律,抓住每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探索出近代史学发生、发展、演变递嬗的规律,深入阐明各个史家、各个学派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阶级地位及世界观、史学观,究明每一部历史著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指导思想,阐明史料存在的状况、史学发展的源流,各个时期不同历史学派的历史编纂学和史学研究方法,以及各个史家、各个史学流派间的矛盾斗争。
为了帮助青年尽快掌握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985年,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一书出版。该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史学这一学科进行概述和回顾,内容包括历史研究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书中介绍的这些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吴泽多年治史的经验总结,故而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吴泽最早倡导华侨史研究。他认为,早在古代和中世纪时期,侨居国外的千百万华侨就曾把中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起到了伟大的桥梁作用。到了近现代,侨居各地的华侨与当地人民同甘共苦,开拓社会经济,为争取独立自由而并肩作战,为世界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做出了辉煌的业绩;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海外华侨纷纷回国,投资创办“三资企业”,支持祖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吴泽大声疾呼加强华侨史研究,并在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开设华侨史讲座,编写《华侨史研究的对象、课题和任务》的讲义,发表《马克思恩格斯论华侨》《华侨对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等论文。在吴泽的推动下,1983年12月,上海市华侨历史学会成立,他被选为该学会的首任会长。1984年,他主编的《华侨史研究论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共收录学术研究论文27篇,内容涉及从华侨政策到华侨对居住国的影响等问题。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