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雷斌慧:清代浙东学派与戏曲(8)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二是戏曲场所的雅化,由市井走向宫廷,从娱乐大众转为乐侑天子。黄宗羲观剧有家班、戏班,但总体说来皆在民间。全祖望则将戏剧的场所由民间移向朝廷,由俗变雅。另外,他还评价元代贯云石、徐再思,明代王九思、康海之作皆不如厉、吴二人,赞美《迎銮新乐府》方为夏声,充分展现了其对雅正的追求。又如《题归恒轩万古愁曲子》云:“沈绎堂詹事谓世祖章皇帝尝见此曲,大加称赏,命乐工每膳歌以侑食。”36全祖望艳羡归庄《万古愁曲子》能得顺治皇帝喜爱,上达天听,乐侑天子,表现出其对戏曲场所雅化的推崇。
三是其音噌吰清越,宫商互叶,钟吕相宣。戏曲“本色”论还有关于乐律的探讨。戏曲不同于诗词,被诸管弦,奏于场上,因此需合律依腔。明中叶后,吴江派对声律的探讨尤其引人关注,亦产生了戏曲史上有名的沈汤之争。沈璟云:“宁律协而词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37沈璟主张把声律作为戏曲的主要标准,甚至为了合律可以牺牲戏曲的文辞。黄宗羲《外舅广西按察使六桐叶公改葬墓志铭》云:“花晨月夕,征歌按拍,一词脱稿,即令伶人习之,刻日呈伎,使人犹见唐、宋士大夫之风流也。”38此段表明叶六桐在戏曲创作中,重视曲词亦关心音律。他使伶人习之,刻日呈伎,一方面展示的是名士风流,另一方面保证了戏曲搬演的顺利展开。黄宗羲戏曲本色论在推崇“至情”同时,亦受外舅影响,重视声律。全祖望主张戏曲乐律音声清越,宫商互叶,充分考虑了戏曲演出协律的诉求。
然而,相比于黄宗羲之戏曲论,钟吕相宣使得戏曲音律进一步雅化,区别于民间草野俚俗之音。
另外,清代浙东学人对乐律非常重视,多涉考证。顺治九年,黄宗羲著《律吕新义》两卷。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评价:“其《律吕新义》,开乐律研究之绪。”39肯定了其开清代乐律之学的重大成就。又如《答范国霎问喻春山律历》,黄宗義不满《喻春山书》以卦数附会律吕,强调乐律研究必须得结合实际,对春山之谬多有驳斥。再如《答刘伯绳问律吕》中,针对刘伯绳何为变律的提问,黄宗羲回答“变声之说,见于《国语》,变律则京房以仲吕生执始,演为六十律,公孙崇则上役黄钟。其说甚未甚协。惟杜佑为当。然杜佑之变十二,蔡元定之变六,变律之中,又有二说也。其实古之旋宫,止于五声,自夷则而下为宫者,即用正律之半,《礼运》之疏,更无变律。”40此段指出变声源于《国语》,批评公孙崇之说,评价变律有杜佑变十二、蔡元定变六二说,将变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