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头语言、象征意义、主题呈现解读女性电影《钢琴课》的魅力(5)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从镜头语言、象征意义、主题呈现解读女性电影《钢琴课》的魅力


03、主题呈现方式:独具特色的“荒岛”设定,去除繁杂之后,更彰显出独立女性做出选择时的艰难
影片的故事环境很简单,导演选择了一座幽闭的荒岛,让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里发生,不受外界社会的沾染。在这种简单环境下,才更彰显出女性命运的曲折与抗争。
哑女艾达最终冲破世俗,抛弃了钢琴,追求到了自由与幸福,其实就是本片最想要表达的主题。下面我就分三点谈谈电影中是如何呈现女性追求独立与自由的:
①将故事背景简单化,更突出简单环境下人性的多面与复杂
导演选择了将整个故事封闭在一座荒岛,让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里发生,不受外界社会的沾染。所有人的心灵在这里都得到原始地释放,都展现出了最本真的自我,人性得到最自由的发展。
这孤岛的蛮荒中所有人物都要面对伦理,面对真实内心的挣扎、困惑与爱恨。其中女性的自主选择榜在影片中被反复诠释着,不仅包括对爱情的选择甚至还有对生死的选择。
比如,艾达跟着自己心爱的人驶向向往已久的远方,爱情得到了满足,但是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虽然贝因极力想带着艾达视为生命的钢琴,但是艾达知道这样的后果可能是双方生命的牺牲。
面对生死抉择,她最终抛弃了钢琴,放下了过去。至此,整部影片也好像终于归于平静。
②将人物置于两种极端的选择之中,突出女性自我抉择的艰难
这种人物内心的焦灼集中体现在艾达身上,她面对的是道“爱情”的选择题:
一个爱她的男人看似绅士实则野蛮至极,爱走极端,甚至会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而伤害所爱的人,那种强烈的占有欲在他的举手投足间显露无遗;另一个是外表粗野的土著居民,外表看似粗俗不堪,实则内心十分细腻,能够体会到女性内心的思想并帮之付诸实践。
这两种人也许都是导演选取的极端性代表人物,用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观众感受到这种选择的重要,并不断地用画面语言向观众阐述着艾达最终做出选择的理由--艾达最终摒弃了一切来遵循自己内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