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从小镇牙医到中国半个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到底经历了什么?(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暴力美学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流行,种种打斗、枪战、血腥等暴力场面被仪式化、英雄化,道德和社会的功能降低了,形式的美感被剥离出来,譬如吴宇森的《英雄本色》,还有北野武的《花火》。周润发和北野武都长着一张威而不猛的脸,看起来恭敬安详,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任何对他们尊严的冒犯必将带来灾难性的报复,必将被迅雷不及掩耳的气势撕成碎片。小马哥那句“永远不要用枪指着我的头”,至今都是英雄片的经典台词,听来让人荡气回肠,无有出其右者。
余华和吴宇森不同的只是,吴宇森的暴力美学是一场人性上的返祖,而余华却是暴力加美学,他将人性中暴力的一面,以美学的形式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这个意义上讲,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也属于暴力美学范畴,所以才能在大众中广泛流行。如果他们的小说去掉暴力因素,我想根本没有几个人会看。

余华:从小镇牙医到中国半个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1991年,余华在《收获》杂志发表个人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 。这本书是余华的精神自传,充满了温情与隐隐的疼痛,犹如一次必要的低泣和倾诉,一次楚楚动人的悲伤与哀悼,一次淋漓尽致的自我触摸。“呼喊”是本书的中心意象:谁在呼喊,向谁呼喊,呼喊什么,在何处呼喊,为何呼喊,有没有应答,谁来应答。这让人想起《圣经》中旷野中的呼号。
1992年,余华在《收获》发表长篇小说《活着》,该书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本书主题是:只要能够活着,可以承受任何苦难。它主要表现了底层小人物生存的坚韧性和顽强性。
1993年,余华从嘉兴市文联辞职,成为一名北漂,靠写作为生。记者问,(你的辞职)和王小波差不多?余华说,我跟王小波不一样。他开专栏,是自由撰稿人,我是职业作家,区别于作协的专业作家。职业作家靠写作谋生,就像在公司里工作一样,只不过时间自由,不用坐班而已。记者又问,靠写作能够维持生活吗?余华说,(别人不知道),我可以。作家不仅可以写小说,还可以接触影视,还可以翻译成多国文字,写一本15万字的书(挣来的钱)生活四五年时间不成问题。作为一个职业作家,有没有工作并不重要,几百块钱也不管啥用,重要的是,在写字台前不断地写。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