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路易斯·麦克尼斯:“我为什么要回到你身边?”(下)(6)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不要……不要……/只要……”是贯穿这首诗的主要旋律,诗人借此思考传统音乐与爵士乐及其代表的“现代世界的混乱”之间的矛盾关系。 诗中的低音和吟唱提醒我们这首诗是关于赫布里底群岛的,但也是全球的。
麦克尼斯如柯尔律治笔下的老水手始终漂泊于迷航。从冰岛(“北方始于内心”)到明奇海峡,从美洲到希腊群岛(拜伦与民族独立战争始终是旅行的背景),晚年他还作为BBC记者前往喜马拉雅——“印度洋颇似贝尔法斯特湾”(1955年11月5日书信)。无论在哪里,爱尔兰始终是他的参照系。在广播剧《疯狂的岛屿》(The Mad Islands,1962)中,爱尔兰与苏格兰在象征层面融为一体,诗人关于明奇海峡的认识也变得更加清晰。他在剧本前言中写道,“我写这部作品,因为我始终对古代爱尔兰航行传说感兴趣”。在航海中,“我们所知的世界仿佛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剧中母亲的一番话尤其耐人寻味:
我没有见过大海——或者嗅过或感受过——已经很多年了。但我曾经住在一座城堡里,北面、西面、南面都是海。哦,那流动的海水和风的装饰音,海藻的气味和成群的海鸥!但我现在不能接近大海,只要那个人还活着并浪迹西部的岛屿。水不像陆地,每一滴连着下一滴;从未间断,没有阻隔。我脚上的一小滴浮沫,或者我脸上的一小朵浪花,都让我觉得凶手在触摸我。只要他还在那里航行,整个大海都被染污。你要去使大海恢复洁净。(Louis MacNeice, The Mad Islands and the Administrator: Two Radio Plays, London: Faber & Faber, 1964, p.9)
《秋天日记》:“我为什么要回/到你身边,爱尔兰,我的爱尔兰?”
, London: Faber and Faber, 2012《秋天日记》是一场由秋入冬的自传性旅程,作于1938年8月至12月,记录了二战前夕诗人的心境。创作之初,麦克尼斯就和艾略特谈起这部诗歌:一部“长达两千至三千行的长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日记,但记录了那段时期我的精神和情感经历”。全诗“包含二十四部分,每部分平均约八十行。这种划分给它一种戏剧性”,诗行长度错落变化,诗句本身“富于节奏且避免抑扬格”,是“迄今为止我最好的作品,既是一幅全景画也是信仰声明”(Louis MacNeice, Selected Letters of Louis, edited by Jonathan Allison, London: Faber and Faber, p.312)。艾略特收到稿件后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