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咒语中的神灵形象及其文学意义(7)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或远或近,或亲或邻。风轮一荡,鬼无逃形。吾奉帝命,敢不遵承。
火速荡动,要见分明。速至速至疾速至。
《召王灵官咒》:
神威豁落,金甲黄巾。手持铁鞭,红袍罩身。绿靴风带,双目虎睛。
腰缠龙索,受命三清。追摄邪祟,速缚来呈。不伏吾使,寸斩如尘。
急急如律令。
上述数量众多的道教咒语中,神灵形象已跃然纸上。虽然咒语的本旨并非形象刻画,但道教经籍中大量存在的咒语事实上又是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神灵画像。道教神灵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就是以这些咒语为载体来流传的。总的来说,道教咒语中的武神形象,大致有以下特点:

道教咒语中的神灵形象及其文学意义


首先,道教咒语着重神灵的神性描写,或夸张或变形,以突出其不同于常人的特征,如《召酆都将咒》:
溟泠大将,四臂三头。左辅披发,头带骷髅。颜如蓝靛,总领兵头。
前后排列,似水如流。九狱主吏,各执戈矛。呼吸云雨,鬼哭神愁。

道教咒语中的神灵形象及其文学意义


“四臂三头”、“颜如蓝靛”显然是异于常人的神异特征。再如上文所引道教咒语中的武神有的是人和动物的结合体,如“长颅巨兽”、“龟蛇合形”、“眼如掣电,爪似金钩”;有的虽然具有人形,但面貌和人截然不同,如“赤发青面”、“牙如剑树”、“锋齿如银”、“紫发金睛”、“青面黄眉”等。道教自诞生之日起,就吸取了神话传说的内容,道教咒语中这些武神的形象特征,也是建立在远古神话传说的基础之上,运用夸张与想象,用简省的笔墨突出神灵与常人不同的特征,正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云:
殆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奇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授,或有天相者。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