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与距离:数字艺术中的审美错觉(7)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三、距离:从技术距离到审美距离
如果说沉浸是人们对数字艺术更直观的经验,那么,对理性距离的发现则显得更为困难。事实上,早期对数字艺术的审美研究多强调数字艺术对审美距离的取消。如游戏研究者以对游戏设计美学原则的总结认为,数字艺术作品设计的目的是对观赏者感性欲望的调动,以将其注意力尽快吸引到作品中,所以数字艺术的欣赏着更像是一个“感觉主义者”而非读者或阐释者。视觉数字文化的欣赏着自始至终被当做一个毫无节制的视觉快感和身体刺激的探寻者。然而,当我们从审美错觉的视野考察,可以发现,理性距离是审美错觉矛盾心理的重要一极,亦是审美错觉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审美错觉反映了接受者以与现实世界相似的方式体验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沉浸的再现世界。与此同时,“这种沉浸的印象被一种潜在的理性距离所抵消,这种距离源于文化上对再现与现实之间差异的认识”。事实上,数字艺术并未消解审美距离,而是改变了距离的获得方式。
在具体的数字艺术审美实践中,存在一个由技术距离引发理性距离,最终使观众得以在审美观照上获得审美距离的过程。
“距离”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命题,亦是审美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尺度。布洛的“距离的二律背反”(the antinomy ofdistance)影响广泛。在审美经验中存在两种力量,一种力量将人拉向审美对象,另一种力量则将人拉离审美对象。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最终造就了审美经验的达成。“如果只有前一种力量起作用,就出现了危险的失距现象,欣赏者离对象太近了,将之当成了生活中的对象。在自然的美景中,只看到生活的需要;在欣赏艺术时,也不能将艺术当做艺术来看。如果只有后一种力量起作用,就离对象太远了。生活中的对象与欣赏者无关,艺术也变得过于抽象,从中看不到任何生活的趣味。因此,只有两种力量维持了一种平衡,审美欣赏才有可能。”康德(Immanuel Kant)、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布洛(Edward Bullough)、萨特(Jean-Paul Sartre)及阿尔比(EdwardAlbee)等人都将“距离”视作感知艺术作品的心理现象。
如同审美错觉中的沉浸与理性距离,将人们吸引向审美对象的沉浸的力量较好理解,而将人们从审美对象拉开的保持距离的力量是如何发生及保持的,则是审美研究中一个重要命题。在距离的理论研究中,多数研究均强调欣赏者需对审美对象抱有一种“不即不离”的审美态度,把握恰当的距离感。如康德和叔本华的审美和艺术“无功利”的观点,要求审美欣赏中不夹杂任何功利的考虑。然而,从审美实践来看,这种主观的“无功利”事实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仅从欣赏者的角度难以考察艺术审美中距离的产生。随着距离研究的不断深化,有研究者开始关注从创作和艺术再现的角度研究审美距离的制造以及作为一种艺术手段的对距离的运用。朱光潜曾在著名的《悲剧心理学》中谈到悲剧创作中所运用的“距离化”手法,如“抒情充分”、“超自然的气氛”、“艺术技巧与程式”、“空间和时间的遥远性”、“舞台技巧和布景效果”以及“人物、情境与情节的非性质”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