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思享|李承贵:心即理的奥义(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阳明说:“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可见,阳明虽然言“心即理”,但目的是强调以动机判断行为或效果的标准,而动机必有私有公,公者为王,私者为霸。既然“心”私者为霸,那么如果要转霸为王,就必须去除私欲,使“心”由“人心”回到“道心”,因而“心即理”之“心”必然表现为一种“趋善”的工夫。因此,由阳明提出“心即理”所要解决的问题看,“心即理”表现为一种“‘理’在‘心’中但并非时时同一而‘心’可善可恶”之结构。
其二,“心”可呈现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状态。“心即理”既然是解决“理在心外”的问题,既然是解决离开“心”评判是非的问题,既然是要求以“心”作为评判事功是否合“理”的标准,而出于“私心”则“不当理”,出于“道心”才“当理”,那么,“心”虽然是一,而且本无眛,但由于私欲的影响,这个“心”便呈现为“人心”。阳明说:“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此即说,“心”不杂于人时是“道心”,而杂以人伪时是“人心”,“道心”是“人心”得其正者,“人心”是“道心”失其正者。因此,“心”可以表现为两种性质不同的“心”,或者说,“一心两面”。阳明说:“‘率性之为道’便是‘道心’。但着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正是这个“危”字,生动而准确地描述了“心”游走于“正”“邪”之间的特点。既然“心”会表现为两种性质不同的面相,也就意味着在这两种性质不同的面相——“道心”与“人心”之间可以交替移动。既然“心”或为“道心”,或为 “人心”,为“道心”时便是“天理”,亦即“心即理”,因而“心即理”表现为“以‘理’为准则‘人心’‘道心’频繁换位”之结构。
其三,“心”与“理”是两个内涵不同的观念形式。“理”虽然在“心”中了,但阳明认识到了“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心”并非恻隐之心,亦即不直接是仁,不直接是“理”,也就是王阳明指出的,“心”需要“纯乎天理”,才是“心体”。阳明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此即说,圣人所以为圣人,乃是“其心纯乎天理”,即“心纯是天理”。即圣人之心若不纯是天理,便是凡人。既然圣人之“心”需要“纯乎天理”,才能成为圣人,这就说明,“心”并非时时刻刻“纯乎天理”,“心”与“理”之间是存在距离而不能直接等同的。阳明说:“虽未相着,然平日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原未尝无;既未尝无,即谓之有;既谓之有,则亦不可谓无偏倚……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