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思享|李承贵:心即理的奥义(16)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由“心”“理”性能与分工看,构建了新型本体工夫关系模式。在王阳明看来,“心”是本具自善的主体精神,“理”则是绝对善体;“心”是可善可恶的道德意识,“理”则是“心”的内在规定;“心”是可能被私欲侵蚀的意念,“理”则是晶莹圆融的善体;“心”是具有觉知、内化力的主体意识,“理”则是具有熏染性的善体;“心”是具有发掘、发动能力的主体力量,“理”则是等待被开发、被发动的善体;“心”是具有主宰、协调、引导能力的道德理性,“理”是由诸多“理”组合成的善体。这就意味着,作为“道体”的“心即理”内含着本体和工夫,是本体与工夫的统一。在这种本体工夫模式中,“心”是工夫的“践行”者,“理”是工夫的参照,“心”通过对“理”的吸收、消化而形成“心即理”,亦即是特定阶段修行的完成。因此,这种新型本体工夫模式的运作,完全寄望于“心”潜能的全面开发和应用;
而由作为“道体”言,则是对儒家“道体”论的开新。
由“心”的地位与作用看,强化了主体成就本我的自觉意识。由王阳明对“心即理”运行的论述看,“心”能够弥合自己与“理”之距离,“心”能够去除私欲,“心”能够调适性情,“心”能够化解障蔽,“心”能够滋养与保护“天理”的善性,质言之便是:“心”担负着发用、分配善源(“理”)的任务,因而“心”必须运行的。这就意味着,王阳明建造的“心即理”,由于深刻觉悟到了“心”的“无限量”之特殊性能并进行全面开发,智慧且合理地梳理了“心”“理”关系并确立了“心”在“心即理”系统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能够积极而顺利地展开变化气质的工作,继而实现对自我的否定和超越而回归本我。这或许是王阳明“心即理”的奥义所在。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 孔学堂) 国学单列重大课题 ( 18GZGX04)
作者简介
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儒学学会会长,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儒佛道治理思想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哲学、儒佛关系、20世纪中国哲学、哲学方法论、伦理学、文化哲学等。

南哲思享|李承贵:心即理的奥义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10期
编辑 | 刘一默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