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思享|李承贵:心即理的奥义(1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纯亦不已”最早出自《诗经》:“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诗经·维天之命》)将文王的道德比之天道,不仅纯净光明,而且“自纯不已”。这里虽然“纯”与“不已”没有直接连用,但显然“文王之德纯亦不已”之意已含其中。《中庸》继承了《诗经》对文王之德的赞美,《中庸》曰:“‘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这里“纯亦不已”四字完整出现,而且特指“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就是“文王纯化自我德性而没有停息”之意。自此,“纯亦不已”便被定义为“持续地纯化自我德性”之意涵。程颢完全继承了这种解释,他说:“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纯则无间断。”(《 明道先生语一》)所谓“纯亦不已”,就是“文王纯美己德不停息”。
周敦颐认为,教化万民任务非常繁杂,但可化繁为简,即可归为“纯心”,如何是“纯心”?即动静、言貌、视听不违背仁、义、礼、智,因而“纯心”必是“使心纯”的工夫。“心纯”则仁、义、礼、智,亦即“心纯”便是“理”。周敦颐说:“十室之邑,人人提耳,而教且不及,况天下之广、兆民之众哉?曰:纯其心而已矣。仁、义、礼、智四者,动静、言貌、视听无违之谓纯。”(《通书·治第十二》)既然动静、言貌、视听不违背仁、义、礼、智,便是“纯心”,因而“纯心”之“纯”当然必须是运行的,即是个动词。这样,周敦颐基本上确定了“心纯”即“心即理”的表述模式。
依朱熹的记载,程颐明确地以“纯亦不已”释“此心纯乎天理”,他说:“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此义。此见圣人之心,纯亦不已也。纯亦不已,乃天德也。”这是程颐对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解释,认为孔子所言即“道体”发用流行不已,从而表达“圣人之心纯洁而不已”。朱熹则做了更为丰富的演绎发挥,认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寓意就是道体的刚健不已,而“于穆不已”“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纯亦不已”只是从不同角度表述道体运行不已的特质,因而“纯亦不已”自然是“生生不已而无一息之停”义。朱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尝因是推之。道无一息之停,其在天地,则见于日往月来,寒往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终万古未尝间断。其在人,则本然虚灵知觉之体常生生不已,而日用万事亦无一非天理流行而无少息。故举是道之全而言之,合天地万物、人心万事,统是无一息之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