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欢——郑和下西洋的穆斯林记录者(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拜里米苏拉(Parameswara,1344-1414)于1402年成为马六甲首任苏丹,三年后与明朝确认外交关系。至马欢抵达马六甲,苏丹已是拜里米苏拉之子伊斯干达沙(Iskandar Shah,1370-1424)。伊斯干达继位的时候已正式皈依伊斯兰教,从而赢得本地居民支持。因此,马欢写道:“国王国人皆从回回教门。”

马欢——郑和下西洋的穆斯林记录者


马六甲苏丹国曼苏尔沙(1432-1477)墓碑,曼苏尔是伊斯干达沙的曾孙行至锡兰国(斯里兰卡)的时候,马欢也有实地考察。他把锡兰的一座山山顶上的凹陷解释为“阿聃圣人,即盘古之足迹”。马欢是穆斯林毋庸置疑,但将“阿聃”(即伊斯兰教经典中人类创始人“阿丹”)称为“盘古”,这多多少少也反映出马欢自身文化构建中中国文化的影响程度。此外,马欢对锡兰宝石的说法也采用佛教徒的观点——“佛祖眼泪结成”。沿小葛兰、柯枝,马欢随舰队抵达古里(印度西南海岸卡利卡特)。和柯枝一样,古里属于印度西南海岸政治体系,有五种阶层的居民组成:南昆人(Nair),信仰印度教的本地居民,是古里君主(扎莫林阶层)和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所属阶层;哲地人(Chitti),财主阶层;革令人(Kling),中介商人阶层;回回人,穆斯林商贾阶层,协助古里君主;
木瓜人(Mukuva),类似于贱民阶层。古里有典型文化社群分工,国王国民是印度教徒,不以牛肉为食;中间阶层的“回回人”是穆斯林,不以猪肉为食。两个阶层各有所需,故称“尔不食牛,我不食猪”。
马欢没有详细介绍另外两个阶层“哲地人”和“革令人”的社会文化情况,但根据同一时期马六甲苏丹国的发展来看,这两者其实都参与了马来半岛社会经济与文化,“革令人”尤其影响了马六甲的宗室文化取向。
马六甲苏丹国权倾一时的敦·阿里家族就是如此,他们被马来人称为“革令人”政治派系集大成者。伊斯干达沙带有南印度血统的庶长孙卡西姆(即“慕扎法沙”,Muzaffar Shah,1410-1459)推翻并弑杀其同父异母弟弟易卜拉欣苏丹,成为第一位母系非马来血统的君主,就是借用其舅舅敦·阿里的势力。鉴于此,“革令人”可能包含为数不少的本土穆斯林群体,和以阿拉伯-波斯客商为代表的“回回人”还是有明显的不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