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张侯家事说”:周春《阅红楼梦随笔》及其朋友圈(5)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道光乙未(1835)汗青斋刻本《红楼梦传奇》卷首,天津图书馆藏。书影据“中华古籍资源库”。不论是成诗时间、内容主题还是年齿辈分,“俞思谦拜撰”都肯定与陈氏此书无关。俞思谦所谓“集古”,实际是化用古人(多为唐人)成句。全诗概括《红楼梦》全书主要情节,深得《红楼梦》真味。尤其是其中“两心相照两相疑,两处缄愁两不知”等句,描摹宝黛爱情,颇能动人。约在同时,周春另一弟子,海宁诗人钟大源(1763-1817)亦有唱和,其中“茫茫犹剩红楼影,贾假甄真心自领。多少红楼梦里人,翻书不觉秋宵冷”诸句,也切合《红楼梦》的色空观念与幻灭情调。
两首长诗均与周春的八首《题红楼梦》七律呼应,但文学技巧、思想观念都远胜周春原作,分别被周春评价为“翦绡蕃锦”和“缠绵悱恻”。对《红楼梦》之本事,两诗显然都承继周春观点,认同“张侯家事”说,如:
金陵自昔擅繁华,况是通侯阀阅家。画戟东南开甲第,朱轮朝暮过香车。(俞思谦)
通侯珂里本金陵,轶事流传事艳称。(钟大源)
诗中“金陵”“通侯”“画戟”,诸多意象均指向张侯——周春《题红楼梦》诗有“通侯甲第楼三戟”一句,反复以“侯”暗示故事原型。“三戟”则指《旧唐书·张俭传》中“三戟张家”之典,又明确射“张”。周春诗中还有“富平家牒剧分明”之言,以“富平侯”张安世再射“张侯”,“家牒剧分明”甚至带有一丝“贾张互证”的气味。三人的吟咏、唱和,究竟依据了哪些“今典”,目前还难以判断,但很可能在当时当地流传着与《红楼梦》贾府盛衰类似的“张侯家事”,故众人深信“轶事流传事艳称”。
上述诗、文,构成了海宁地区“张侯家事说”的信息网络,并且在当地持续流传。故周春此书虽未刊印,但其影响“潜流”依然不可小觑。
当地学者的接受
海宁学者管庭芬(1797-1880)的日记对海宁当地的生活交往、学术交流、诗酒酬唱等活动记载甚详,其对《红楼梦》的理解,深受周春观点影响。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