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书军:浅论中国健康白酒发展方向兼谈双雄醉酒业的探索与实践(4)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春秋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很多作品也写到酒,如《九歌》〔9〕中就有“蕙(hui)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在诗歌《大招》〔10〕中屈原还写到了酿造酒的酒曲:“吴醴白蘖(nie),和楚沥只。”蘖,是一种酿酒用的发酵剂,也就是我们现代的酒曲。屈原的意思应该是说,用白曲酿成的吴国甜酒,掺和楚地的沥酒,制成楚地特有的清酒。在《大招》这首诗歌中,屈原还写到了酿造酒的工艺及过程——“四酎(zhou)并熟,不涩嗌只。”“挫糟冻饮”。挫:这里是挤的意思。挫糟,即用挤压去除酒的糟渣,“四酎并熟”,是说经过四次工艺,酿出来的自然是美酒。在古代这些著名文献中不仅足以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白酒酿造,而且反映了饮酒很早就成为了社会普遍现象,所以酿酒、饮酒才可能被大量写入诗歌作品中去。可以推断,当人们对酒的认识已经上升到精神文化需要的层面,因为赋予了精神文化的内函,祭祀用酒、庆典饮酒等活动才会被大量记入反映时风的各地民歌中。
《诗经》是由西周一个叫尹吉甫的官员从民间长期采集的。君吉甫是公元前852年出生,在他采集时这些诗歌肯定已在民间流传多年。尹吉甫采集的民歌后来经孔子整理编目,才形成《诗经》这部传世经典。从各种古文献中的记述来看,我国有技术含量的酿酒活动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并且酒在我们祖先的生活中占据着很重的成分。为什么提到技术含量呢?因为发酵酿酒用的酒曲也是我国首创,在《尚书·禹贡》〔11〕提到大禹规定的荆州贡品中,有“替茅”一种,汉代经学家郑玄注道:“替茅,茅有毛刺者,给宗庙缩酒。”缩酒,就是滤酒去糟粕的意思。从历史年代看,《禹贡》是战国时的学者追记的书,具体年代不详,但是大禹这个人物更早,传说是夏朝的开国国君。夏朝开国有文字记载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距今已4000多年。到了商代古人记事用的甲骨文中“酒”字就出现得更多了。
周武王鉴于商封王的因酒亡国而作(酒浩),可知至迟在殷商时期已经大量酿酒了,而大量酿酒就已非自然发酵,而是用酒曲酿造的了。由此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酿酒技术已由最初的原始简单方式不断改进,在渐进中发明了可以由人控制的酒曲酿法。关于古代制作酒曲的方法,在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说明这个时期酿酒已经上升到技术的层面了。
(2).中国白酒在现代社会发展演进形态
客观地说,白酒诞生与演进的过程是长期复杂的,古文献记载的酒可能与现今的白酒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肯定是酿酒的初始形态,至于其中的醪醴酒精的具体含量无法考证,但以上这些证据,至少说明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谷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发酵这种现象,并且还发现了这种发酵产生的酒精对人精神的刺激作用。根据当时的基本属于原始阶段的生产条件,可以推定这种初酿时期的酒里面,酒精的含量一定是较低的,但这毕竟是人类用谷物发酵酿酒的开始。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我们祖先对酿酒的发现是伟大的,这个发现为后人创造了享用不尽的美味,也为子孙万世创造了一个永远不会衰落的产业。这个发现就是中华白酒技术最初的基础。在后来历朝历代的医学、文学等各种文献上关于酒的记载数不胜数,这里就不再罗列赘述了。相信仅是上述文献的列举,已经足以确认白酒酿造由中华民族最先发明这一论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