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明清两朝科举考试中的童生吗?翻翻这些小说就知道了(4)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你了解明清两朝科举考试中的童生吗?翻翻这些小说就知道了


科试与岁试有所不同,岁试要求全体在校生员全部参加,而科试不是如此,科试参加者仅限于要参加乡试并且岁考在四等之前的生员,若不参加乡试,科试可以不用参加。商衍鎏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说:“明初应乡试者,止取廪生,后渐及于增广生,孝宗弘治十七年始准附生一体乡试。清代科考在一等二等及三等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之廪、增、附生,准送乡试外,其余三等及因故未考者,并在籍之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名不列于学宫,不考科试者,皆须于乡试年七月下旬,由学政考试录科,方能送考。”岁试考试的成绩是能否参加科试的前提,而通过科试又是参加乡试的前提,虽然岁、科两考是教育范畴的考试,但与科举关系密切,也可以看成是科举考试中的资格考试。
(二)童试纳卷的称呼
童试之县试是明清时期读书人参加的第一次考试,小说作者们对此要相对熟悉。在小说涉及的县试内容中,其中提到了纳卷问题,此处纳卷不是指考场中答完试题上交试卷,而是指参加县试之前的报名这一环节。《女开科传》第十一回写道:
(姑娘)说:“我闻得宗师已行牌按临科举,想来孩儿本省已该科举了。论起理来,还该回到本处应试,但只是路途遥远,放心不下,不如替你纳个卷子,就入籍在我这里,再为童子科一试何如?”
《鼓掌绝尘》中也写:
陈进道:“孩儿,十五日已是岁考日期,你爹爹昨日先替你买了卷子,不知还是寻哪一个保结?”
此两处均写为了应县考,首先定籍贯,再纳试卷、寻保结。其中所说的“纳个卷子”,就是县试的报名,《鼓掌绝尘》把这个报名称为“买了卷子”,说明报名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乡会试也是如此,如《续红楼梦新编》第二十一回写:“八月初间,闵师爷同苏又卿坐车到府,替买卷子,看写卷面,亲自投递。取了卷票回来。”小说写到乡会试时,也将报名说成“买卷子”,多与童试相同。
对于“买了卷子”这一称呼,科举文献不但不会这样记录,在提到童试时,对籍贯、保结等事项记载颇详,对报名资费倒未曾详说。蒲松龄于其杂文中讲道:“如童生县考,每卷三本,共计所值不过五六十文;康熙三十年以前,并杂项需索,每投一筒,费至五百有奇,因而贫者不能投卷,其买一本而临期告考者,十之六七,当场扰攘,殊不可堪。张公石年莅任,灼如此弊,卷定官价每三本价一百文,并不许学书礼房需索分文。时有礼房索纸数张,公立笞之。”纳卷资费是有定额的,但有时卷官于定例之外另索卷额,增加了举子的负担。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